A. 中国银行江西易惠通旅游扶贫贷主要功能
旅游扶贫贷是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贯彻落实《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相关工作要求, “担当社会责任”助推扶贫攻坚,以中银易惠通手机APP为载体,开发的扶贫金融服务平台。是中行专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发放的贷款。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B. 政府对乡村旅游有那些服扶持
有很多种,主要看是针对什么的,拿旅游开发为主,可以走,国家的扶贫政策,还有新农村建设政策,还有农业扶持政策,等等·
C. 乡村旅游能带动精准扶贫吗
近年来,恩施州坚持以美丽乡村为发展平台,带动当地的精准扶贫。
恩施枫香坡毗邻恩施城郊,虽有区位之优却无增收之门,自发展乡村旅游之后,修通了循环路,建起了农家乐集群,打造了侗族建筑群,组建了农民艺术团,形成了生态茶园景观带和“恩施玉露”品牌,成为国家3A级景区。
希望更多地区能实现以旅游带动脱贫!
D. 农村创业扶贫贷款条件
具体的规定条件要求如下:满足以下条件的农民创业可以申请扶贫贷款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未纳入上述范围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和扶贫部门确认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以下经营项目可以申请农民创业扶贫贷款用于支持借款人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致富创业经营活动。此外,对于农民创业扶贫贷款的申请人,还需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及良好的项目经营能力证明。农民创业扶贫贷额度、期限贷款额度按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确定,每户贷款金额为1-5万元(含5万元)。贷款期限1-3年(含3年),允许提前还贷。农民创业扶贫贷款利率贫困户可一次贷款 1万元,产业发展大户可一次贷款 10万元,农民合作组织可一次贷款 30万元,由扶贫部门按年 5%贴息;扶贫龙头企业申请扶贫贷款,根据金融部门确定的贷款额度按每年 3%贴息。贴息期限均为一年。具体利率按照当地政策规定来执行。
E. 振兴乡村有哪些优惠政策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
(项目主要围绕节能、节水、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五个方面。)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申请
申报时间:6月
2、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如:生物质成型燃料,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场等,对废弃物利用的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申请
申报时间:6月
3、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申请补助数额:省级1000-2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
4、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各县农委、农业局)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种类),适当兼顾果、茶,每个设施基地200亩以上(设施内面积,资金补助数额:5000元/亩,不超过300万元。),每个露地基地1000亩以上。
申请补助数额:5000元/亩,300万以内
申请申报时间:7-8月
5、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请申报时间:6月
6、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支持范围: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优质适龄壮苗500万株以上能力,近3年内未出现假劣种苗问题。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资金500万元以内
申请申请申报时间:5-6月
7、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申请补助数额:5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
8、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粮食主产区,灌区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灌溉面积为5-30万亩。
资金补助数额:单个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8月
9、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100-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7月
10、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8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7月
11、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8月底
12、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申请补助数额:200万-2亿
申请申报时间:6月
13、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养殖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请申报时间:6月
14、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200-1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7月
15、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财政部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财政资金对纳入目录的各类设施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目前比例为30%。方式采用“先建后补”
申请申报时间:5月
16、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底
17、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的30%
申请申报时间:5月
申请补贴小技巧
1.了解政策,未雨绸缪
关注政策可以从政府网站、专业协会,培训,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微信微博,新闻媒体等。应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了解相应的政策,争取政策扶持资金,趋利避害,不踩红线。
根据政策与对口部门的要求,积极准备资料,尽量争取国家和地方的专项资金,能很大程度的解决项目开发中的资金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挑战政策红线,比如,土地流转,规划设计,抵押贷款等包括搞民宿遇到的公安消防问题,都要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不要盲目,心存侥幸。
2.找对部门很重要
传统思维,往往投资和经营者只找到农业局一家单位,实际上包括农业、林业、旅游、科技、发改、合作总社、工信、财政、水利、文化、扶贫等,都是有农业方面的相关补贴的。
比如,观光农庄类可以向旅游局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旅游扶贫资金等;特色文化类农庄可以向地方宣传部和文化局等单位申请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科教类农庄可以申请科技局的相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等。
3.搞清楚可以申请到多少?
申请农业补贴,当地的农业局、农办、财政局、农综办、旅游局、科技局、林业局、发改委等,以上部门每年都能申报,每个项目在20到60万元的较多;中央财政项目一般都在几百至上千万元;水利局、环保局、老区扶贫办、经贸局等,一般项目资金较少,5到20万居多。
4.提前申报,每年申报
所有的休闲农业补贴项目都是提前一年申请下一年。农业补贴年年都有,国家各部门和专家都确认,农业补贴不会少;农业补贴会更实;农业补贴会逐年升高。
一次申报后,就算是在政府上挂上号了,即便今年申请没通过,来年申请成功的机会便会大很多。
要注意的是,往往同一个项目,在同一个委办局以同样的名义,一般只能拿一次。
5.如何申报项目
关键词:“与农业结合”,与农业产业结合的不够深入,这是不会“玩”的问题。
农业是个大盘子,什么菜都能往里装,就看你会不会装,不会装或者装的不好,肯定得不到政府的扶持。
关键的项目分类与项目策划很重要。把自己的项目归成哪一类?
比如,养殖业,“畜禽良种”繁育部分可以申报农业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的补助,也可以“畜禽养殖”申报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的菜篮子工程,还可以以环保类项目申报农业部沼气处和环保部门的相关补贴。
6.研究好哪些重点扶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扶持,包括现在农业庄园、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等项目。
除了大众外,新的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这是以后的重点扶持主题,大部分扶持资金会安排到这里来。
7.先易后难,拆项目申请
先捡着能申请到的申请。关键在于对拆项目申请,可以拆开来报,避免单一项目对于扶持资金的封顶规定。
8.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企业申报农业项目,必备的材料包括:企业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企业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证明、土地使用证明或者土地租用合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地银行出具的信用等级证明、贷款证明、环评报告、企业或者荣书。
每年各省的项目都很多,竞争激烈,提前准备。
9.关键:如何致富农民?
一二三产融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怎么写?有个关键点:如何带动增收致富?这是国家要求。要想补贴多,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就是说,我们项目合理到位,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国家自然会重点支持。
在申报时最好能突出四部分:
①具体带动农民增收的户数,有证明,协议或者合作社数据;
②能否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0%,通过何种方式(销售、工资等);
③合作的乡民要高出周边未合作乡民30%,说明手段和原因;
④辐射带动当地周边多少人产生了什么新业态,新市场?
10.可以找顾问,不要找代理
在政策上不允许代理申请农业补贴,而且有风险。因为不管项目大还是小,都是从注册地的公司和合作社等现场注册地、注册地政府逐级申报,指望哪座大城市一个企业转给帮你代理申请哪里的项目是不现实的。
F. 乡村旅游都有哪些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要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在乡村旅游市场态势较好的情况下,许多项目因操作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乡村旅游项目融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政策资金投入,国家、省、市的专项建设资金,以及国家、省国债项目资金、扶贫基金,主要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此外国家、省、市还有农业和旅游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可以申请这些资金。
2、招商资金投入,包括招募入股融资,定向募股融资,整体项目融资。
3、民间资本投入,将大棚农业、农庄、果园等,通过招标和拍卖的方式吸纳本地居民和企业,以及外来旅游者投资。
4、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具体的资金渠道包括:向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申请质押贷款、向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申请贴息贷款、通过担保公司进行融资担保、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申请国家援助性贷款(如FAO、NNDP等)。
G.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有哪几种
农村扶贫资金来源有如下几种:
1、扶贫信贷资金
主要是“农村资金互助社”或“扶贫互助组织”的贷款。
2、农民、农村小企业入“社”及村民入“组”缴纳的资金。
即农民、农村小企业加入“农村资金互助社”所交的入股资金以及村民加入“扶贫互助组织”所缴纳的互助金。
3、财政扶贫资金
包括: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是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供应到农村扶贫的各个方面。
4、社会捐赠资金
包括:个人捐赠的资金、企业捐赠的资金、福利彩票的扶贫资金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捐赠的对口帮扶资金等。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7)2019乡村旅游扶贫政策贷款扩展阅读:
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等。资金来源分中央安排、省级配套、市(州)县级配套。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用于国家和省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贫困乡(镇)、村以及省政府确定的老区乡(镇)、少数民族地区。以贫困乡(镇)、村、贫困户作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的对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既是脱贫攻坚战的“保障钱”,也是贫困村民的“保命钱”,“什么钱就要用在什么地方”,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扶贫资金更是这样。
为此,中国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于2017年3月16日召开会议,联合布置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专项检查工作,为“保命钱”护航。
H. 2017年精准扶贫贷款利率是多少
年利率为3%的优惠利率。
贷款对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贷款额度每户1至5万元,期限1至3年;贷款执行国家同期基准利率,按年结息,省财政全程全额贴息。
2015年7月16日,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第一次签约仪式暨启动会议在兰州召开。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的通知》,省财政厅与省内相关金融机构计划在58个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结对帮扶)贫困县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2015-2017年为建档立卡的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发放400亿元贷款。
(8)2019乡村旅游扶贫政策贷款扩展阅读
扶贫贷款的财政贴息有以下:
1.扶贫贷款的贴息范围
2000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年度扶贫贷款计划规模(含当年新增、收回再贷、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在计划额度内进行贴息。1998年前发放的所有扶贫贷款均不再贴息。
2.扶贫贷款的贴息比例
根据国务院作出的“从2000年开始,把当年新增扶贫贷款,收回再贷的扶贫贷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全部纳入当年扶贫贷款计划。
3.扶贫贷款的贴息年限
根据国务院作出的“从2000年开始,把当年新增扶贫贷款,收回再贷的扶贫贷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全部纳入当年扶贫贷款计划。
4.扶贫贷款贴息的结算
扶贫贷款贴息实行按季据实结算,由财政部审核,并与农业银行总行结算。各级农业银行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扶贫办必须认真、及时、真实、准确地按照规定做好此项工作。
扶贫贷款的风险有以下:
1.由于扶贫贷款本身扶持的承贷主体个人及法人经济实际状况,无法为贷款提供担保,使扶贫贷款缺乏风险保障。
2.由于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大多是贷差行,扶贫贷款所需资金绝大多数是靠向上级行借资金,资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贷款利率倒挂,形成扶贫贷款发放越多,银行亏损越大。
3.扶贫贷款贴息补贴难以到位,从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农业银行扶贫贷款累计亏损13922万元,其中,因贴息政策变化应补未补利差2130万元,应补未到位873万元。由于利率倒挂和利差补贴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贫贷款的风险。
I. 现在扶贫政策
2017中国扶贫政策如下(以重庆市为例。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同小异)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市及渝东南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提出如下计划。
一、充分认识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民生工程。
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石”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扶贫开发经历了 “二六越温达标”、“八七扶贫攻坚”、稳定解决温饱等阶段,目前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全面攻坚新阶段。
但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
按照人均纯收入 2300元/年的贫困线标准,全县还有低收入人口6.7万人,其中建档贫困户4.8万人、低保户1.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2.41%,较全市平均高 3.91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县仍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扶贫开发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建成扶贫开发示范县和绿色生态经济强县。
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要求,围绕打造“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总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一区三片”为主战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三位一体”扶贫格局为路径,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二)基本原则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首要任务;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
——点面结合、合力攻坚。
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把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落实好到人到户措施,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将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统筹推进区域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开放引领。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年,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扶贫标准,实现4.8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医疗和住房),完成 1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任务,全面建成“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重点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将集中解决相对贫困、区域贫困、发展差距等突出问题。
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坚持“两个瞄准”,实行精准识别
1.瞄准贫困户,认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
结合国家扶贫标准,瞄准贫困户,严格按照“七步四公示”(“七步”即自愿申请、初选对象、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案,“四公示”即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四次公示)要求,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行为,彻底改变“穷人帽子富人戴”现象,科学合理确定扶贫开发对象。
建立“重庆石柱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每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要求,对信息系统中的贫困对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识别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2.瞄准贫困村,找准制约发展突出问题。
按照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决”基本标准,找准群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难题。
对已经验收的贫困村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对正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不脱贫不验收达标。
(二)着眼突出困难,实施精准扶持
1.着力改善贫困农村环境。
把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启动西沱长江大桥、万黔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梁黔高速公路。
完成国省道改造116公里。
建设农村通畅公路530公里、撤并村通达公路145公里,解决33个撤并村群众出行问题。
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12条,增加农村客运车辆18台。
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补助标准,贫困村通畅工程每公里达到40万元。
加快推进万胜坝渠系、东方红、曹家湾等3 座水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扎实开展10条中小河流治理,解决9.3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补助标准提高到729元/人。
充分利用“五小水利”重点县资金集中整治山坪塘859口,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8.5万亩。
加大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力度,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农村电网。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完成2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3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厂建设,实施62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范畴,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充分利用二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补贴等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实施生态造林15.5万亩,石漠化面积1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41.5平方公里,增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
到20**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100%,乡镇客运和符合客运条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农村安全饮用水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57.2%,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大力扶持特色支柱产业。
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加快建设武陵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
坚持将财政扶贫资金的70%用于产业发展,以“三百”工程 (百村百园百企)为载体,围绕“3+7”特色效益产业,在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主导产业。
完善县乡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黄连、莼菜、辣椒等电子交易平台,加快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
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抱团经营,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
依托“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优势,围绕建成“中国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目标,积极打造“大黄水”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5个;围绕“一县两极四区多点”布局,整合旅游、扶贫、民族发展等资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带动旅游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开展辣椒、莼菜、优质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渝东南地区农林产品加工基地,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
完善县校合作机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重庆辣椒产业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实现辣椒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质量安全化;深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巩固好辣椒、黄连6个专家大院,新建1个冷水鱼专家大院,加快“石柱黄连中兽药试验示范工程”、“石柱莼菜良种扩繁”建设;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
到20**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项增收产业项目,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贫困群众步入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3.全力推进连片整村扶贫。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加速打造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县。
立足县域优势,借助政策“洼地”,加快实施《石柱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用好用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围绕“基础设施改善、骨干产业培育、社会服务保障、到户政策落实”等内容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集中打造“大黄水”片区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乡村旅游示范片等一批示范亮点工程。
到20**年,“大黄水”片区财政专项投入达到 1200万元,全面建成全市连片扶贫试验区。
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标准,引导发改、交通、水务、民族发展等政策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在52个整村脱贫村中推进水泥路、自来水、清洁能源、信息服务、商贸服务、优美环境等农村基础设施“六到农家”工程,力争“建设一片、脱贫一片、带动一片”。
到20**年,实现10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基本完成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
4.扎实开展生态扶贫搬迁。
切实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
坚持群众自愿、贫困户优先原则,瞄准居住在深山峡谷、高寒边远、生态修复保护区等地的贫困群众,坚持农户自愿、梯度搬迁、房屋自建为主,适度集中搬迁、统建为辅的迁建模式,努力降低搬迁成本,坚决杜绝“搬近不搬远、搬富不搬穷”和“小产权房”现象。
争取市级以上专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县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用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山东省淄博市帮扶资金的70%、江津区帮扶资金的60%精准用于特困户搬迁补助及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好普通搬迁户、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每人0.6万元、0.8万元、1万元的补助政策。
对有意愿搬迁但无力搬迁的特别困难群众,采取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小额贷款贴息等方式帮助筹资搬迁。
整合水利、交通、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资金,重点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水、路、电、气、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安置区因地制宜打造辣椒、黄连、莼菜、中蜂、冷水鱼等特色种养业,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特色效益农业资金、乡村旅游资金等向搬迁集中安置点倾斜,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或务工创业。
到20**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3.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2万人,迁出区生态修复 1.49万亩,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5.稳步推进教育就业扶贫。
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23所、农村教师周转房480套1.68万平方米,实施4.1万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完成贫困乡镇中小学食堂、运动场、厕所、浴室等改扩建,逐步提高营养标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
对贫困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按每年保教费1500元、生活费600元标准进行资助;对贫困家庭寄宿生就读小学和初中分别给予每年1000元和1250元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高中给予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同时对低保家庭就读高中给予每年800元学费补助。
开展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畅通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俭学“绿色通道”,不让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电子应用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4个骨干专业,创建4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把县职业教育中心建成现代职业教育市级示范学校;对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实现学费全免,对中职学校一、二年级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1500元、住宿费 500元。
优先保障农村学校人员编制配备,大力培养全科教师,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短缺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对偏远地区教师提高生活补助。
每年选派城区教师 30名到贫困乡镇学校开展一年以上的支教,并对支教教师发放生活、交通等补贴,支教结束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晋级。
建立贫困毕业生信息库和创业项目库,开展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设立贫困毕业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自主创业。
到20**年,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6.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贫困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鼓励贫困户子女报考医护类院校,引导其毕业后回乡行医;用两年时间完成80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为每个贫困村配备村医和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新招聘医护人员对有执业资格的放宽到中专学历,村医每人每月专项补助不低于400元。
开展县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每年从县级医院选派专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到村卫生室开展一年期支医,对支医人员发放生活、交通等补贴,支医结束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晋级。
深入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2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入户和安装工作,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消除 “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
开展以“幸福山寨”为载体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展览“五送”活动,丰富贫困群众业余生活。
实现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建成3—5户文化中心户,形成“农村30分钟文化圈”网络。
深入挖掘土家特色文化,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
进一步完善贫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消费支出为认定条件,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照市政策规定适时提高低保标准。
切实加大对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的财政投入,对农村低保、五保、重点优扶对象、残疾人等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
探索扶贫小额保险,为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残疾以及医药费用提供保险保障。
到20**年,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到95%,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户户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行精准管理
1.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产。
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延伸。
积极探索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贫困互助资金组织合作模式,加大对贫困农户的信贷投入力度。
规范互助资金的管理,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完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重点扶持对贫困户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2.深化结对帮扶机制。
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加大支持力度。
建立干部驻村结对工作制度,确保贫困村每年都有干部帮扶工作组,做到每位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深化县领导、县级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制度,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帮扶贫困户制度,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逐步实现结对帮扶长效化、制度化。
3.强化资金整合机制。
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平台,按照财政扶贫资金为牵引、行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资金整合原则,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扶贫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将相关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最基本、最急需问题,实行年初集中规划、阶段定期检查、年终实绩评比,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优化。
4.完善资金监管机制。
按照“整合、集中、统一、严管”要求,把资金分配与工作实绩、使用效益、评价结果相结合,保证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村级义务员监督制,鼓励贫困农户参与项目决策、项目监督和效果评估。
审计、监察、财政、扶贫等部门推行偶数年全面审计、奇数年重点抽查制度,加大扶贫资金使用监督力度。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5.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村、贫困对象,深入查找和分析贫困原因,因村施策、因人而异,制定帮扶规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
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作为主要指标,加大对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行业部门、各乡镇履行扶贫职能职责情况的实绩考核。
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县为主体、工作到村、责任到人”要求,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及时调整和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强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指挥职能,落实好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成员单位分工协作机制,抓好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的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难题。
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首要的民生来抓,按照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要求,共同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仗。
(二)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功”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将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集中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构建“大扶贫”格局。
县扶贫办要认真开展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产业扶持、技能提升等工作,侧重落实好到人到户政策。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业部门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能职责,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就业等工作,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联系帮扶贫困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发挥本部门信息、项目、资金和技术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各乡镇要组织好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广泛动员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分发挥困难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三)营造良好环境。
准确把握扶贫宣传导向,大力宣传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展示全县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和宣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石柱报》、中国·石柱网、石柱手机报要开辟专栏,及时宣传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工作动态。
各乡镇要做好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对重点项目要有明显标志标识,客观反映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关心关爱。
(四)强化队伍建设。
以培养吃苦耐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扶贫干部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联系贫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与贫困群众的血肉感情。
对县、乡镇扶贫干部开展多形式的扶贫培训,提高扶贫系统干部政策理论和业务素质。
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好驻村扶贫特派员选派工作,每个乡镇配备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有1名大学生村官,鼓励优秀的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带领脱贫致富的能力。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督促扶贫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努力建设有理想、懂政策、熟业务的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
J. 如何利用精准扶贫政策推进乡村旅游
转变传统的以发放扶贫款项为主的“救济式”扶贫,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村落及村民的特征,创新扶贫方式,制定不同的旅游扶贫手段,实行精准化扶贫。根据村民的能力和发展旅游的意愿,将村民分成三类。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将为乡村提供多种种创业类型和就业岗位,开发8种分红收益,辐射多个村落,对全县的乡村旅游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