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伏扶貧模式多,適合農村的有哪幾種
第一種模式是戶用光伏發電扶貧。此模式是眾多光伏扶貧舉措中,被認為是最適宜大面積推廣,貧困戶最喜歡的模式。
因為戶用型光伏發電可以因地制宜,依貧困戶屋頂、院落而建。裝機容量主要是3kW、4kW、5kW,對於產權和收益均歸貧困戶所有,這樣的小規模系統可以完全滿足用戶的日常用電,同時還可以有額外的發電盈餘。貧困戶可以通過光伏發電獲取國家給予的光伏發電補貼,目前是0.42元每度,除日常所耗電外,多餘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獲取賣電收益。每個月可以有幾百塊錢的收益,並且是持續性的,對於貧困戶來說是筆穩定的收入。
所以這樣的模式一出就被貧困地區所看好,貧困戶也非常樂意的去接受。
第二種模式是村級光伏電站扶貧。它和戶用型光伏發電扶貧是《關於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提到的兩種重要模式,安裝規模在25kW-300kW不等,是利用村集體土地建設,光伏電站的產權也歸村集體所有,光伏電站的收益由村集體、貧戶按照所定的比例分配,其中貧困戶的收益要在60%以上,確保光伏電站的收益真正用在刀刃上。
第三種模式是光伏農業大棚扶貧。此模式是在已有的農業大棚頂部安裝光伏電站。與戶用型光伏扶貧、村級集中扶貧不同,因為光伏大棚扶貧規模比較大,少則幾兆瓦,大則幾十兆瓦。讓貧困戶和村集體投資的話不現實,一般由企業參與進來,產權歸投資企業和大棚業主共有,收益也會由企業和用戶分配,比例不會高於60%。因為企業投資光伏大棚,扶貧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有利可圖。對於光伏大棚扶貧,雖然商業味道更濃一些,但也不失為一種新的嘗試。
第四種模式是光伏地面電站扶貧。它主要利用沙漠、荒山、灘塗、沼澤等未利用地而建設的地面大型電站,規模超過10MW,通常由企業參與,企業會與地方簽署捐助協議,把一部分發電收益捐贈出去,這筆資金主要用於地面扶貧,資金分配由地方統一分配給已建檔貧困戶。
❷ 政府銀行企業光伏扶貧貸款實施方案
這種多方合作的光伏扶貧貸款實施方案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類似
❸ 光伏扶貧的形式有哪兩種
2013年,安徽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光伏下鄉扶貧工程」。2014年11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於組織開展光伏扶貧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後,除安徽外,河北、山西、甘肅、寧夏、青海等5個省區也開始光伏扶貧試點工作。今年,國家能源局還專門規劃1.5吉瓦的指標用於光伏扶貧項目。由地方政府對戶用和基於農業設施的光伏扶貧項目給予35%初始投資補貼,對大型地面電站給予20%初始投資補貼,國家按等比例進行初始投資補貼配置;同時光伏扶貧項目在還貸期內享受銀行全額貼息。
❹ 地方銀行如何為光伏扶貧項目貸款
農行有光伏扶貧貸款。
光伏扶貧農戶貸款是指農業銀行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用於購置和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並以光伏發電收入(含補貼)作為主要還款來源的自然人貸款。農戶應符合農戶小額貸款對於農戶的界定。
光伏扶貧農戶貸款應以戶為單位申請發放,重點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對涉及整村推進的農戶也可准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指在當地政府部門建立了貧困戶信息檔案、納入扶貧名單的農戶。
光伏扶貧農戶貸款期限:根據光伏發電收入、政府電價補貼、脫貧收入留存、農戶其他收入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對於地方政府有特殊要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5年。
光伏扶貧農戶貸款額度:根據借款人設備購置成本、擔保方式、償債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單戶貸款額度,一般農戶單戶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萬元(含),建檔立卡貧困戶最高不超過5萬元(含),且一般不超過光伏發電項目投入總額的70%。對採取政府增信方式且地方政府有特殊要求的,經一級分行批准,貸款比例最高可達項目投入總額的90%。
詳情可咨詢當地農行。
❺ 光伏貸款的新模式,是騙局還是真的
光伏貸是確有其事,不過所謂的新模式應該指的是租用老百姓屋頂一定年限(比如10年),10年後光伏發電系統歸老百姓所有,10期間的收益歸商家,老百姓零首付。乍一聽誘惑很大,其實這種模式風險性巨大。光伏發電是一個長期的投資理財過程,很多商家為了賺快錢在發電系統材料上以次充好無疑是殺雞取卵。如果商家刻意隱瞞那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騙局。所以,老百姓還是應該自己選擇正規廠家的原裝光伏發電系統。切勿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
❻ 光伏扶貧項目有幾種模式急需~
目前,光伏扶貧的有四種模式:1、利用貧困戶屋頂或院落空地建設3-5kW的發電系統;2、以村集體為建設主體,利用村集體的土地建設100-300kW的小型電站;3、利用農業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建設的光伏電站;4、利用荒山荒坡建設10MW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目前古瑞瓦特的光伏扶貧項目有很多成功案例。
❼ 貧困村開展光伏扶貧模式多,適合農村的只有幾種
您好!綠合島非常高興能為您解答!據小島了解,貧困村開展光伏扶貧模式有以下幾種:
一、政府全資扶貧模式。
光伏扶貧所需資金由中央扶貧資金和地方財政出,貧困戶和企業無需出資。地方牽頭,扶貧項目以招標的形式出現,企業參與競標。全資扶貧電站主要表現形式為戶用型扶貧電站和村級扶貧電站,戶用型光伏電站產權和收益歸貧困戶所有,集中式的歸貧困村集體所有,收益分配由村集體統一分配。老百姓沒有負擔。
二、中央、地方、企業三方參與扶貧。
換句話來說就是資金由這三方面提供,中央扶貧資金、地方財政、企業墊付模式,其中中央的扶貧資金佔到很大部分一般在70-80%,企業投資20-30%。電站產權歸老百姓所有,用戶沒有負擔。
三、第三種模式是除扶貧資金外,剩餘的款項由貧困戶向銀行貸款。扶貧資金比例60-70%,剩下30%貧困戶向銀行貸款,地方政府貼息,用戶可以用光伏發電收益償還本金,老百姓沒有負擔。另外在安徽還採取了縣政府、光伏企業、貧困戶各出資1/3的模式,用戶需要自行支付一部分費用,負擔不會太大。
據綠合島了解,光伏扶貧模式很多,目前主流的就是這樣幾種。每年國家和地方都會給予貧困戶配套資金支持,但是隨著扶貧項目的深入和發展,資金壓力成為當下光伏扶貧的難點。因此在光伏扶貧項目中應選擇合適的模式,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銜接好政府、金融機構、企業、貧困戶之間的關系,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只有這樣光伏扶貧才能順利推行下去,真正貼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改善貧困戶的生活,讓更多的貧困村、貧困戶因之而獲益。
希望小島的回答能幫到您,如果您覺得滿意,請麻煩您高抬貴手幫小島採納喲,祝您及您的家人永遠幸福安康!
❽ 光伏扶貧都有哪幾種模式
模式一:扶貧資金(少部分)+農戶貸款(90%-95%)
案例:盱眙縣首個光伏扶貧項目,安裝228戶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量317.52KW,發電量全部接入國家電網。項目資金統籌方式:盱眙縣煙草局出資9萬+第三方公司擔保+農戶從當地農行貸款95%以上,共261萬元。貧困戶收益:總收益556萬元+補貼228萬元。
模式二:扶貧資金(60%-70%)+農戶自籌(銀行小額貸款)
案例:雲南紅河縣光伏扶貧試點項目,安裝300戶,每戶3KW。項目資金統籌方式:項目總投資900萬,其中省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補助州級財政資金配套政府出資600萬,貧困農戶出資三分之一享受農村信用社的貼息貸款自籌300萬。貧困戶收益:年平均發電量約3600度*雲南省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0.95元=每年每戶可增加售電收入3000元至3300元。模式三:扶貧資金(80%)+企業投資(20%)
案例:貴州羅甸木引鎮光伏扶貧項目,項目資金統籌方式:政府出資80%+企業墊付20%後期農戶以發電收益分期償還企業。貧困戶收益:每戶每年可發1000多度電,產生4000元左右的收益。
模式四:扶貧資金+地方投資公司投資。
案例:安徽亳州利辛縣光伏扶貧電站,每戶建設3KW光伏電站,需要22500元。項目資金統籌方式:省里每戶補助8000+市、縣財政各配套2000+光伏電站承建公司捐助一部分+餘款通過金融機構推出的「陽光貸」等產品配套支持,還款由光伏扶貧創業平台公司統籌統還。貧困戶收益:在該模式的支持下,利辛縣到2017年底計劃建成戶均3KW的光伏電站1.5萬座+村均60KW的村級光伏電站90座+實現脫貧4.5萬人收回成本後預計每戶年發電收入3000多元。
模式五:政府全額出資
案例: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作為省會城市貧困程度和貧困數量較小,財力較強,為了擴大光伏扶貧覆蓋面,合肥市堅持財政全額買單。建設資金按2:1的比例從市、縣兩級貧困專項資金中安排。
❾ 光伏貸款政策
全國21家銀行光伏貸款指南:
以下由 光伏行業龍頭企業:易事特 為您提供:
1、江蘇銀行「光伏貸」
2、江蘇常州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綠能融」
3、上海市「陽光貸」
4、嘉興禾城農商銀行推出「光伏貸」
5、浙江諸暨農商銀行「光伏貸」
6、浙江金華成泰農商行「光伏貸」
7、浙江海寧農商銀行「光伏貸」
8、浙江龍游縣「幸福金頂」小額貸款
9、浙江磐安縣農信聯社「光富貸」
10、浙江桐鄉農商銀行「綠能貸」
11、浙江玉環農村合作銀行「光伏貸」
12、浙江武義農商銀行「光伏貸」
13、農行江西分行「金穗光伏貸」
14、安徽霍邱縣光伏小額扶貧貸款
15、安徽阜南農商銀行光伏扶貧貸款
16、山東慶雲農商銀行光伏按揭貸款
17、山東淄博郵儲銀行「光伏小額貸」
18、河南省「清潔貸款」
19、郵儲銀行贛州分行」光伏貸」
20、陝西戶縣農村信用社推出"公司+農戶+信用社+保險"的光伏貸款模式
21、山西長治黎都農商銀行推出「光伏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