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商業 » 金融統計涉農貸款不準問題整改
擴展閱讀
貸款借10萬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金融統計涉農貸款不準問題整改

發布時間: 2021-12-14 01:25:48

Ⅰ 如何處理農商行組建中遇到的問題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農信社)承擔著支農服務主力軍的重任,在部分農村地區也是農民獲得金融服務的唯一渠道.據統計,農信社發放的涉農貸款佔全國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三分之一以上,發放的農戶貸款佔全國的78%.但是,農信社長期受到「合作制」體制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障礙,已經不適應農信社未來的發展需求,必須努力消化長期累積的歷史包袱,盡快實現「農信社向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農商行)」的順利轉型

Ⅱ 什麼是涉農貸款

涉農貸款,是指《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銀發[2007]246號)統計的以下貸款: (一)農戶貸款; (二)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 本條所稱農戶貸款,是指金融企業發放給農戶的所有貸款。農戶貸款的判定應以貸款發放時的承貸主體是否屬於農戶為准。農戶,是指長期(一年以上)居住在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的住戶,還包括長期居住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住戶和戶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戶,國有農場的職工和農村個體工商戶。位於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和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國有經濟的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集體戶;有本地戶口,但舉家外出謀生一年以上的住戶,無論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屬於農戶。農戶以戶為統計單位,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也可以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1] (三)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涉農貸款。 填報機構發放給注冊地位於城市區域的企業及各類組織從事農、林、牧、漁業活動以及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貸款。包括城市企業貸款和城市各類組織支農貸款。 鑒於農村、農業、農民屬於不同的分類標准,制度將涉農貸款分別按照城鄉地域、用途、受貸主體進行分類統計,從不同側面反映金融業對農村、農業、農民的貸款支持力度。在對農村貸款的統計上,分別統計了農戶貸款、農村企業貸款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在對農業貸款的統計設計上,不僅統計傳統的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貸款,還統計了農林牧漁服務業貸款。在對農戶貸款的統計上,不僅統計了農戶生產經營貸款,還統計了農戶消費貸款。從地域上考慮,除了統計農村貸款,考慮到城市也有用於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貸款,因此增加了對城市涉農貸款的統計。 在涉農貸款的分類上,按照城鄉地域將涉農貸款分為農村貸款和城市涉農貸款;按照用途,將涉農貸款劃分為農林牧漁業貸款、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流通貸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產品加工貸款、農業生產資料製造貸款、農田基本建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等;按照受貸主體將涉農貸款分為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各類組織涉農貸款、城市企業和城市各類組織涉農貸款。

Ⅲ 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自查報告

為貫徹落實銀監會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問題的工作部署和總行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視頻會議精神,****行黨委高度重視,行動迅速,2月13日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工作,成立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分行實施方案,結合本行實際,研究制定了「****分行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豐富和細化了活動內容,把各階段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各崗位,把各階段的安排細化到每月和每周。按照有序、有力、有效的原則,扎實開展「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整治活動。現將整治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黨委及時組織召開行務會議進行貫徹部署。組織學習了銀監會周慕冰副主席對全國銀行業開展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動員講話和總行劉梅生副行長視頻會議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此次整治工作關繫到我行形象品牌的樹立,關繫到我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關繫到我行支持「三農」的實效,做好此項工作意義重大。
二、加強領導,成立機構。成立了以******行長為組長、各分管行長、紀委書記為副組長,計劃信貸、客戶業務、財會信息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計劃信貸部,由****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落實銀監部門和總行的有關要求。
三、明確任務,細化措施。結合總行和銀監部門工作要求,成立了自查小組、以部室自查為小組,將清查任務層層分解。同時抽調人員組成檢查小組,對各部室開展情況按照時間和步驟進行督導檢查。重點要求各部門自查自糾,邊查邊改,規范經營,開展貸款行為和收費服務的自查自糾工作,要求自查面必須達到100%,同時加強對營業室自查發現問題整改的指導,幫助營業室規范收費服務,並以此自查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貸款行為和中間業務收費合規意識,更好地服務社會防範各類合規風險和重大負面輿情。
四、自查基本情況
(一)貸款業務收費自查情況
對照銀監會「七不準」要求,我行嚴格按照文件要求的「七不準」和「四個公開」對中長期貸款業務進行了自查自糾、情況匯總如下:
(1)不得以貸轉存。我行嚴格按照「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在貸款敘做過程中嚴格貫徹實貸實付和受託支付原則,將貸款資金足額直接支付給借款人的交易對手,不存在將貸款資金轉為存款作為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
(2)不得存貸掛鉤。我行以企業客戶在我行存款作為企業貸款受理的建議,但不存在作為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
(3)不得以貸收費。我行不存在企業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過程中,強制企業客戶接受與貸款業務無關的服務項目並收費的情況。
(4)不得浮利分費。我行不存在收取企業貸款申請審批手續費和企業貸款資金安排承擔費,我行接通知後及時通知相關從業人員組織學習,禁止收取企業貸款申請審批手續費和企業貸款資金安排承擔費,嚴格約束,防止出現誤操作收取費用的行為。
(5)不得借貸搭售。我行不存在企業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過程中,強制向企業客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等金融產品,以及購買理財、保險等金融產品作為企業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的情況。
(6)不得一浮到頂。我行不存在將企業貸款利率籠統上浮至最高限額的情況。
(7)不得轉嫁成本。我行不存在金融業務中銀行應承擔的盡職調查、押品評估等相關成本轉嫁給客戶,嚴格約束,防止出現收費的行為。
(二)結算業務收費自查工作情況

Ⅳ 如何叫涉農貸款

涉農貸款,是指《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銀發[2007]246號)統計的貸款。

農戶貸款,是指金融企業發放給農戶的所有貸款。農戶貸款的判定應以貸款發放時的承貸主體是否屬於農戶為准。農戶,是指長期(一年以上)居住在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的住戶,還包括長期居住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住戶和戶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戶,國有農場的職工和農村個體工商戶。

位於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和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國有經濟的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集體戶;有本地戶口,但舉家外出謀生一年以上的住戶,無論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屬於農戶。農戶以戶為統計單位,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也可以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

Ⅳ 有誰知道金融危機發生後國家在三農問題方面的政策謝謝啦!

自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以來,日常見到最多的無非是有關股市、房市、內需、政府投資、匯利率以及進出口等方面的報道與討論,因此將「三農」(農民、農村和農業)與金融危機聯系起來似乎很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而且金融向來是比較「高級」的詞彙,而農民、農村和農業在中國卻多半是落後的象徵,故而這樣的一個題目聽起來也的確是有些不搭調。但是圍繞著股市和房市等議題,不難發現許多聲音背後透出來的其實只是特定利益的代言。事實上,並非是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三農」沒有太大影響,而是由於沒有多少人來為他們發聲而已,並且農民和農村似乎從來就是容易被人遺忘的對象和角落。

有人說:某種程度上,改革開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以犧牲中國近十億農民的利益為基礎的。這種論點的確言過其實。但是要說相比城市和其他階層,農村與農民從改革開放中獲益最少卻也是個不爭的事實。無可否認,在中國經歷了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農民、農村與農業在抵禦市場風險時依舊還是顯得十分脆弱,而金融危機正使得中國的「三農」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處理。過去所積累的城鄉矛盾與農村本身的社會矛盾將會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進一步激化,如果解決不好,城鄉很可能會頻繁爆發群體性事件。

金融危機對「三農」的影響不可小覷

具體來看,全球金融危機對於中國「三農」的影響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很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這將會直接損害中國農業的發展與農民的利益。當前,金融危機已經使得許多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一些國家為保護本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而對進口的農產品設置各種新型貿易壁壘(如環保標准與農業技術壁壘),此外人民幣的升值也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不利。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2008年前9個月中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高達161.2億美元,並且農產品進口的增長幅度遠遠高於農產品出口增長的幅度。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形勢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第二,金融危機導致中國國內外對農產品的需求疲軟,主要農產品價格的下跌趨勢十分明顯。農產品生產成本的上行與銷售行情的下行更是嚴重的傷害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不僅妨礙了農民收入的提高,並且對穩定中國的農村與農業生產也是極為不利。以棉花為例,金融危機導致大量紡織、印染與服裝企業倒閉或是面臨巨額虧損狀態,因此國內外對棉花的需求急劇縮減。2007年中國棉農交售籽棉的平均價格在每公斤6元人民幣以上,2008年12月份的行情卻只有每公斤4.5元人民幣左右,並有繼續下行的風險。但實際上今年棉花的生產成本由於種子、人工、化肥和農葯價格的上漲而較去年有較大的提高,一些棉農甚至是依靠借貸才完成了棉花生產前期的各項投入。

第三,金融危機也使得中國許多依賴出口的中小企業陷入困境,不少企業便因為融資困難和訂單不足而在今年紛紛倒閉。大體上這些企業都是屬於勞動密集型的,也是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主力軍,因此它們的倒閉必然直接地會影響到廣大的農民工群體。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調查,截至2008年11月底,城市裡失業的農民工高達1000萬人(佔全國1.4億農民工的7%),並且2009年失業農民工的數量很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一方面,不少失業農民工因為家鄉土地被徵用或被流轉而面臨無地可耕種的局面。另一方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由於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主觀上也已經不願意回到農村從事農業,因此許多失業的農民工將會繼續滯留在城市裡,這無疑會給城市的生態帶來巨大壓力。

促進經濟增長應該效率和公平並重

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所涉及到的人數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應該引起有關人士充分的注意。政府應該積極考慮如何在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保護和發展好農業,保障農民(工)的收入和生活,並繼續穩步推進農村的城市化進程。目前中國所推出的四萬億刺激經濟的計劃,盡管有考慮到「三農」問題,但是農民、農業和農村能在多大程度上受益還有待觀察。如果未來四萬億在實際運用中大部分都投向了城市和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那麼毫無疑問地從政府投資中獲益最大的將只可能是少數人與特定行業,根本於緩解和改變「三農」的困難處境沒有太大幫助。

站在促進經濟長期繁榮的角度,還必須看到廣大的農民也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力量。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刨開在食品方面的花費,中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純消費性的支出占其人均收入的比例都在45%左右,但是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卻只有城鎮居民的三分之一。這說明農民的消費意願並不弱,只是低收入限制了他們的消費能力。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股市和住房拖累了不少城鎮居民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相比較而言,提高農民收入或是補貼農民在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費行為將會是刺激內需更為有效的手段。

即便政府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的最直接手段,但是經濟增長的成果能否為整個社會所共享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力。在考慮實施刺激經濟的具體操作方案時,不僅要改變過去高稅負高投資的一貫做法,而且在堅持還利於民的過程中也應該是效率和公平並重。而在改革開放中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民、農村和農業,理應成為補償與照顧的重點對象,尤其是在建立農村社會安全網方面,中央和地方都應該高度重視,抓住時機並加大投入。這些工作不僅關繫到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和諧社會的大局建構,而且更是關繫到中國能否走出眼下的發展困境並實現經濟增長與二元社會的雙轉型。

作者是國大東亞研究所研究專員

Ⅵ 誰有《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建立<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建立《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各銀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為全面、完整、系統地反映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發放情況,為國家制定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信息支持,人民銀行和銀監會決定建立《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以下簡稱《制度》,詳見附件)。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制度》自2007年9月開始實施。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於2007年9月25日之前向人民銀行總行第一次報送涉農貸款專項統計數據,數據時間屬性為2007年6月30日。自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於每季後25日內報送相應數據。

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向人民銀行總行報送全科目人民幣、外匯季報的時間自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由原定的每季後18日內調整為每季後25日內報送。

三、涉農貸款專項統計指標為新增的全科目季報指標。自第一次報送起,各行即應將原有的全科目人民幣、外匯季報數據與新增的涉農貸款專項統計數據生成同一數據文件後報送人民銀行總行。

四、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及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要對《制度》實施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加強數據質量監控和統計分析工作。對《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應對措施、質量監控辦法等情況,要及時與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溝通,有關材料以傳真方式報送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
銀行業各級機構按照《制度》要求向人民銀行報送數據。人民銀行總行及分支機構採集和匯總涉農貸款數據後,與銀監會及其分支機構進行數據信息共享。
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及時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內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租賃公司。

2007年7月25日

附: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
一、制度說明
(一)為全面、完整、系統地反映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發放情況,為國家制定政策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信息支持,依照《金融統計管理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令[2002]第9號發布)的規定,特製定本統計制度。
(二)涉農貸款專項統計涉及三類統計報表:採集類報表、輔助類報表和匯總類報表。採集類報表由本制度規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填報,輔助類報表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填報,匯總類報表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採集類報表和輔助類報表匯總生成。
採集類報表包括農、林、牧、漁業貸款情況統計表,農戶貸款情況統計表,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情況統計表,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涉農貸款情況統計表等四張報表。分別反映各類涉農貸款的規模、產業類型、期限、信用形式、風險狀況等。
輔助類報表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息統計表,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填報。人民銀行總行可根據該表提供的信息從徵信系統中查詢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數據,並以此生成涉農貸款匯總情況表的相關數據。
匯總類報表為涉農貸款匯總情況表。該表在採集類報表、輔助類報表的基礎上匯總生成,主要反映涉農貸款的各層次構成情況以及農村中小企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扶貧貼息貸款等情況。
(三)採集類報表報送要求。
1.填報機構和報送渠道: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本行全國和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涉農貸款數據填報人民銀行總行,其分支機構將轄內涉農貸款數據報送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匯總轄內城市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填報的涉農貸款數據後報送人民銀行總行。
2.頻度:季報。
3.報送時間:每季後25日內。
4.報送方式:填報機構按照金融統計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內設的指標編碼和規則生成數據文件(詳見本制度四、指標編碼及指標校驗關系)後,通過modem或者人民銀行內聯網郵箱報送。
5.報送數據屬性:填報機構每季末的涉農貸款余額。
6.幣種:分人民幣、外匯兩類。報表中人民幣欄(A、B、C欄)填報人民幣涉農貸款余額;表中外幣欄(D、E、F欄)填報外匯涉農貸款余額,幣種屬性為美元合計。
(四)輔助類報表報送要求。
1.填報機構和報送渠道: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根據本《制度》所述的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判定標准(見下文)確定相應的龍頭企業范圍,並收集相關信息後,填寫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息統計表後報送人民銀行總行。
2.頻度:季報。
3.報送時間:每季後25日內。
4.報送方式:以人民銀行總行下發的excel模版填寫報表後,通過人民銀行內聯網將報表傳送至"統計數據/統計司/總行/PBC@pbc"。
5.報表文件命名規則:報表文件名應為"L+101+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代碼+數據日期(8位).xls"。以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為例,其報送的2007年第二季度山東省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息統計表文件名應為:"L10116000020070630"。
(五)相關概念。
1.貸款:指報告機構發放的各類貸款(含直貼現、買斷式轉貼現和金融租賃)。
2.短期貸款:指報告機構所發放的各類貸款中合同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貸款。
3.中長期貸款:指報告機構所發放的各類貸款中合同期限大於1年的貸款。
4.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發[2001]416號文印發)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推進和完善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03]22號)的相關要求進行的各項貸款分類。
5.農業:本制度中除農、林、牧、漁業貸款項下包含的農業貸款專指對農作物種植業的貸款之外,其他部分所說的農業均是涵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的大農業。
(六)本制度由人民銀行負責解釋。

Ⅶ 金融統計的現存問題

多年來,金融統計為促進金融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金融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現行金融統計制度也面臨著一系列潛在的挑戰,不容置疑,金融統計改革也應與時俱進,發展成為綜合型、多元化的統計系統工程。現行金融統計存在著以下諸多困擾,應引起重視和改進。
1、金融統計的客觀職能和實用價值面臨挑戰。現行金融統計的職能作用偏向於計算和匯總,忽視了對金融運行的分析引導,統計指標多而雜,但有用的不多,有人甚至埋怨統計指標只是會計科目的變相重復。特別對市縣兩級金融機構來說,統計的最實用價值只是為了掌握存貸款等數據,一本統計月報,絕大多數人只是看看前兩頁便大功告成。人們有理由懷疑,現行統計作為綜合信息工程的職能到底發揮了多少,給人的感覺多少有點小學生加減運算的味道,金融統計對金融工作者的實用指導確實比較單薄,如何挖掘金融統計的綜合實用職能是統計工作者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課題。
2、在日常統計工作中存在重報表、輕分析,重數據搜集、輕成果運用的不良傾向。統計工作本應注重數理分析,整合孤立、零散的數據為工作服務,不幸的是,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統計人員的最終成果只是形成厚厚的統計表,日復一日,簡單重復,不願從數字中去挖掘其所代表的內涵,報表一成,萬事大吉,分析報告往往是老生常談、照搬照套,造成數據和結論兩張皮,統計成果沒有得到有效運用,不能發揮統計對金融運行的參照、校正、改進功能。
3、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統一統計標准和口徑迫在眉睫。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金融業即將全面放開,外資金融機構將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到目前為止,現行統計指標體系仍然沒有同國際接軌,如不極早嘗試而取得經驗,將不能適應未來的需要,不僅不能准確地統計分析金融運行狀況,更會削弱對外資銀行的監測工作,影響對外資銀行的監管和風險防範。

Ⅷ 銀保監會: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暨監管重點工作發布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332.3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1.5%。銀行業境內總負債303.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各項存款同比增長7.5%。

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王朝弟表示,信貸結構穩中有進。9月末,製造業貸款余額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大部分為中長期貸款。高技術製造業貸款余額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8%。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長25.2%。涉農貸款余額42.6萬億元,較好地支持了夏糧增產、秋收播種。同時,我們堅決落實「房住不炒」政策,房地產貸款增速降至8.6%,比全部貸款增速低近3個百分點。

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年底,出台文旅業專項紓困政策。這些都為增強企業活力提供了堅強的金融支撐。

銀保監會: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

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暨監管重點工作發布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關於銀保監會如何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指出,主要的工作有這么五個方面:

第一,督促銀行落實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監管要求,配合人民銀行實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房地產貸款增速穩中趨緩;

第二,保障好剛需群體信貸需求。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持。目前,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貸款;

第三,因城施策,指導派出機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房地產調控,促進各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第四,嚴肅懲治違法違規行為。我們會同住建部和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指導各地開展專項排查,做好違規問題的整改問責,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持續四年開展全國性房地產專項檢查,對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第五,穩妥做好對住房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研究細化金融支持措施,會同人民銀行推進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

他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持續落實好房地產長效機制,准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恆大是個別問題 不會對中資企業信譽帶來大的影響

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暨監管重點工作發布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會上記者指出,此前,恆大已錯過它的美元債的利息支付,30天的寬限期也將於本月底到期,恆大集團沒發任何的申明及公告,此類舉動可能會影響市場對中資企業的信譽。記者提問,銀保監會怎樣看待上述現象。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恆大集團的問題是個別企業的問題。我們判斷它不會對行業或是整個中資企業的信譽帶來大的影響。劉忠瑞分析稱,中資企業信譽的關鍵在於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向好,它持續穩定向好的發展奠定了中資企業信譽的基礎,也奠定了房地產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所以,個別企業的問題不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大的影響。

他指出,從金融部門來講,主要還是按照市場化和法治化的原則,按照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要求,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中辦、國辦:加強財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

據新華社10月21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加強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等政策支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發展零碳建築。

意見提出,到2025年,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碳減排扎實推進,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緩解,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城鄉發展質量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明顯提升,綜合治理能力顯著提高,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廣。

到2035年,城鄉建設全面實現綠色發展,碳減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鄉村品質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更加美好,城鄉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意見提出,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築。實施建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范綠色建築設計、施工、運行、管理,鼓勵建設綠色農房。推進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鼓勵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實施。開展綠色建築、節約型機關、綠色學校、綠色醫院創建行動。

加強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等政策支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發展零碳建築。實施綠色建築統一標識制度。建立城市建築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等數據共享機制,提升建築能耗監測能力。推動區域建築能效提升,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服務模式,降低建築運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鼓勵智能光伏與綠色建築融合創新發展。

意見提出,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開展綠色建造示範工程創建行動,推廣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產業化建造方式,加強技術創新和集成,利用新技術實現精細化設計和施工。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不斷提升構件標准化水平,推動形成完整產業鏈,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

完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開展綠色建材應用示範工程建設,鼓勵使用綜合利用產品。加強建築材料循環利用,促進建築垃圾減量化,嚴格施工揚塵管控,採取綜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雜訊。推動傳統建築業轉型升級,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推廣全過程工程咨詢,推進民用建築工程建築師負責制。加快推進工程造價改革。改革建築勞動用工制度,大力發展專業作業企業,培育職業化、專業化、技能化建築產業工人隊伍。

Ⅸ 誰有《財政部關於中小企業和涉農不良貸款重組和減免有關問題的通知》全文

財政部網站的「政務信息>政策發布」中有相關的政策規定,相同名稱的文件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