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放款流程 » 中央銀行再貸款的條件
擴展閱讀
貸款借10萬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中央銀行再貸款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1-11-23 09:00:43

Ⅰ 商業銀行跟中央銀行再貸款需不需要抵押

銀行的申請條件不同要求也不同
貸款大致分兩種抵押和無抵押
要看接待者本身選擇的種類及類型
舉個無抵例子:
申請條件:1、年齡22-60周歲且具有中國國籍(不含港澳台)
2、在當地生活,工作滿半年
3、有打卡工資大於2000元
4、白戶打卡工資必須大於3000元(社保卡、公積金卡必須有一樣)
准備材料:1、身份證,工作證,社保卡或公積金卡
2、近半年的個人流水
3、工作證明,住址證明(如租房合同加一個月的水、電、燃氣費的發票)
4、房本或購房合同(有房的)
5、徵信報告

Ⅱ 中央銀行貸款的實施標准

規定貸款條件
貸款條件主要包括貸款利率和貸款時限兩個方面,並可採取一定的懲罰性利率短期發放貸款。在央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給予援助時,受助者應當付出相應的代價,不僅可以包括懲罰性利率,也可以尋求其他方式,諸如附加性收費等。在貸款時限上,可以不確定一個統一的期限,但是也不能無限期,即最後貸款人提供的援助是存在期限,並且在期限屆滿時必須償還。這樣就保證了最後貸款人制度提供一種穩定機制支持,而非保險的宗旨;同時也敦促銀行加強自身管理,提高經營效率,盡快走出危機。
明確援助方式的選擇
在目前銀行業逐步改制並全面開放的環境下,應當使最後貸款人的援助方式多樣化,適應不同的情況採取靈活的方式。
一是嚴格限制再貸款方式。再貸款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金融機構的危機,但是對於維護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作用不大。相反,再貸款數額的增加加劇了中央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使基礎貨幣投放無度,導致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最後貸款人在救助有問題的銀行時應盡可能嚴格限制這種方式的採用。
二是謹慎實施再貼現窗口。在我國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往往會產生流動性不足、資不抵債甚至陷入危機或者破產倒閉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再貼現措施將會發揮最後貸款人功能。在實施時,應當保證再貼現利率高於同業拆借利率,在援助對象上確保受援者是在無法獲取其他融資渠道(譬如在同業拆借市場)時獲得中央銀行的最後貸款人救助,避免商業銀行獲取再貼現資金後轉貸至同業拆借市場賺取利差,防止其產生對人民銀行的依賴。
三是規范公開市場業務。這是最後貸款人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調節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的媒介,是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的變形形式。從目前來看,公開市場操作業務使用越來越頻繁,業務越來越活躍。
為適應不同的情況還可以中央銀行擔保、承諾等方式發揮最後貸款人職能。在出現系統性危機時,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通常試圖向公眾保證,它將會採取堅決的措施,並且會限制任何金融動盪的范圍。

Ⅲ 中央銀行貸款的介紹

中央銀行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動用基礎貨幣向專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以多種方式融通資金的總稱。是中央銀行資金運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藉以控制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手段。 中央銀行貸款業務是中央銀行的重要資產業務,中央銀行貸款是高能貨幣,是整個社會貨幣供應量和信用擴張的基礎,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的資金運用方式,影響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信用規模,從而調控經濟。因此,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為維持金融體系的安全,抑制通貨膨脹,執行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講,中央銀行貸款增加,是「銀根」將有所放鬆的信號之一;反之,是「銀根」將可能緊縮的信號之一。

Ⅳ 為什麼中央銀行的貸款叫做再貸款,「再」字是什麼意義

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中國的再貸款有兩種含義,狹義的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的總稱;廣義的再貸款是指再融資的概念,包含票據再貼現。

商業銀行向央行申請的貸款叫再貸款,形成的利率叫再貸款利率。這個利率高,商業銀行的運營成本就會增加,隨之就會選擇減少向央行貸款,或者盡快歸還貸款。

這個過程意味著資金退出市場流通,市場上的資金就會減少;反過來,再貸款利率降低,商業銀行運營成本減少,會增加貸款額度,這個過程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

(4)中央銀行再貸款的條件擴展閱讀

1、再貼現指銀行將未到期已貼現的商業票據轉讓給央行,付出利息,獲得資金的行為。再貼現率=銀行付出的利息/票據面值。

2、貼現指持票人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付出利息,獲得資金的行為。貼現率=持票人付出的利息/票據面值。

3、因為銀行要賺錢,所以貼現率會比再貼現率高。

4、信用貸款指銀行無需抵押向央行申請貸款,付出利息,獲得資金的行為。

5、再貼現和信用貸款通過調整央行貸款的利率,影響金融機構資金,從而影響其放貸能力,進而調控經濟。其中我國央行使用再貼現業務調控貨幣較多。

Ⅳ 何為央行再貸款

央行再貸款,即中央銀行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和進行金融調控的傳統政策工具,習慣上稱作再貸款。一般來講,中央銀行貸款增加,是「銀根」將有所放鬆的信號之一;反之,是「銀根」將可能緊縮的信號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國人民銀行資產業務總量中,中央銀行貸款佔45%。

中央銀行貸款的對象是經中央銀行批准,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並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

Ⅵ 什麼是央行的再貸款和再貼現

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貸款,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將通過貼現取得的票據權利,在到期日以前有償轉讓給中央銀行。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票據,向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銀行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收款人)。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6)中央銀行再貸款的條件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利率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是一種短期利率。根據《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在我國,票據承兌、貼現、轉貼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再貼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4個月。再貼現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發布和調整。

第二,是一種官定利率。它是根據國家信貸政策規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種標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蘭銀行貼現及放款有多種差別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現貼現利率為最低標准。

商業銀行進行票據貼現後,若其資金緊張,在貼現票據到期前,可持未到期的貼現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同理,再貼現也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稱為再貼現率。

Ⅶ 央行的再貼現業務和再貸款業務

既屬於資產業務,
又屬於負債業務,
在增加資產的同時增加負債,
兩者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