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個人緩解資金壓力問題
可以用你自己家的房子(兩證)去銀行辦理貸款,如果在縣級市等上280平方,應該可以評估25萬左右,還了官司賠款,再用還息去保自家的房子吧
Ⅱ 農戶小額貸款存在問題
您好,現在市面上的貸款基本上都可以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以緩解資金的壓力,時間從3個月-3年不等。選擇分期付款不僅要選期數長、壓力小的,更重要的是選擇正規的大品牌,貸款平台有保障,資金和個人信息都安全。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消費類貸款,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Ⅲ 國家對農戶的無息貸款,必須由擔保公司收費擔保才能發放嗎
國家對農戶的無息貸款,不需要由擔保公司收取擔保費用,都是由這些農戶直接和銀行簽訂無息貸款合同,由銀行發放貸款資金。
Ⅳ 給農戶發放的第一筆貸款成功經驗
創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拓寬農戶小額信貸范圍。經辦金融機構應該因地制宜地確定農戶小額信貸的用途,凡是與農戶生產、生活相關的均可納入農戶小額信貸范圍之內;二是設置靈活的貸款期限。經辦金融機構應依據不同貸款的用途,確定不同的貸款期限,避免人為形成不良貸款;三是擴大農戶小額信貸額度,滿足生產經營大戶的資金需求;四是逐步實現農戶小額貸款利率市場化,減少政府對利率的限制,使利率至少能夠充抵農戶小額貸款經營機構的資金成本和管理費用。
(二)靈活運用分期還款制度和農戶聯保制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使用分期還款制度時,應考慮不同貸款者的特殊情況,使還款周期與貸款農戶收入來源相適應,減輕農戶還款的心理壓力。農戶聯保制度和小組中心會議制度作為小額信貸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在借鑒孟加拉國經驗的基礎上,要進行創新性實踐。譬如,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大力推廣並嚴格實施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和小組中心會議制度,而在人口稀少的偏遠地區,召開小組中心會議的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
(三)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首先,加大信用等級評價的硬體投入,健全資料檔案。農戶資料反映要真實、全面、准確。逐項認證審查核實,並且對農戶的信用檔案逐步實行電子化管理。電子化管理具有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特點,還可以有效防範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和工作差錯造成的法律、信用風險;其次,要明確評級責任。農戶的基本狀況及信用反映等應由村組幹部負責審查把關,並簽字負責,信用等級初評由信貸員負責,避免因不負責導致的評級不準確;最後,要嚴格按照評級標准,評定農戶信用等級,對所有農戶都採用統一的標准,以確保評級客觀公正,從而有效防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的發生。
(四)構建科學規范的信用評分方法。針對我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開展的實際情況,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運用於信用卡消費信用風險評估控制中的信用評分方法,盡快構建一整套的客戶信用評分指標體系,並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進行確定,從而實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信用風險控制中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這樣,經營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農村金融機構在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時,便可通過計算申請貸款農戶的信用總分來幫助其做出是否放貸的決定,進而有效地規避信用風險。
(五)建立以農戶為中心的多元化社會服務體系。農戶項目的成功率是影響小額信貸安全的關鍵因素,而農戶由於技術和信息缺乏等原因,項目成功率較低。國內外實踐表明,農戶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還需要更多與之配套的服務,如農業科學技術、農產品市場信息等。這就要求小額信貸機構為農戶提供低費或免費的技術培訓、市場信息等社會服務,在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上給他們以信貸支持。
Ⅳ 江西省余江縣財政惠農信貸通是有這個政策嗎
江西試點「財政惠農信貸通」
抵押物少,融資成本高,加上抗風險能力低……農業經營遭遇「貸款難」,金融機構面臨「放貸難」。當前,江西農業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大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誕生,「資金飢渴症」日趨明顯。如何解決「兩難」?今年,江西試點「財政惠農信貸通」等舉措,旨在農民與金融機構之間架起一座「惠農橋」。記者近日深入永豐采訪——
牽線搭橋降風險,
農民融資由民間借貸轉向金融機構
50畝、150畝,直到現在的410畝,短短4年內,永豐縣光平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迅速擴大。回憶創業當初,一輩子與莊稼打交道的農場主鍾光平很是感慨:開始只能向親友借錢,拜訪了10多家才湊足100多萬元。借到錢後,不少親友放心不下,不時催著還錢。
「現在農場規模擴大了,資金需求更大,民間借貸滿足不了。」鍾光平指出剛剛種下的草莓說,今年農場試種60畝草莓,每畝成本高達1萬元,總共60多萬元。為了將寶貴的資金用於農場,家中至今沒敢建新房。
永豐縣委農工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縣共培育專業種養大戶2300多戶;其中經工商部門注冊的家庭農場82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2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超20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6家。
在永豐縣現代農業示範園,大棚內新試種了一種野菜——平卧菊三七。永豐縣蔬菜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這種野菜富含有機鈣,能提高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市場前景廣闊。但要保證常年穩定供應,種植面積必須在300畝以上,但擴大種植每畝成本需要1萬多元。
農村的經濟激活了,資金需求更大了,怎麼解決?
今年,江西推出「財政惠農信貸通」,省、設區市、縣三級財政,按2∶1∶2的比例籌集資金,存入中國郵儲銀行江西省分行等多家合作銀行,作為貸款風險補償金。合作銀行再按補償金放大8倍發放貸款。貸款利率優惠,基準利率上浮不超過20%;貸款手續簡便,發放快捷,不需要抵押和擔保。
建設貸款綠色通道,
小貸款滋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財政惠農信貸通』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放貸風險,讓我們更有信心將更多資金投向『三農』。」中國郵儲銀行永豐縣支行負責人介紹說,郵儲銀行專門打造「家庭農場貸款綠色通道」,帶動了小額貸款的強勁復甦。目前,全縣家庭農場貸款發放60多筆,金額超千萬元。
有了金融「活水」,農民最是高興。今年32歲的艾燕軍是永豐昌盛生態甲魚合作社的理事,他說:「甲魚養殖3年才能上市,生產周期長。每年天熱時,甲魚長勢快,購買食料、甲魚苗所需資金大。今年我向郵儲銀行申請到了80萬元貸款,心裡底氣足了。」艾燕軍告訴記者,生態養殖甲魚市場前景好、銷路暢。他正新建200畝養殖場,還需更多資金支持。
為了加快推進「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試點,永豐縣對635戶符合條件、有貸款意願的經營主體進行了全面摸底;同時,還在全省率先對家庭農場貸款利息進行財政補貼,與「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配合運用,以撬動更多資金向「三農」放貸,尤其是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進一步緩解農戶資金壓力。
永豐縣光平家庭農場農場主鍾光平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他一年只能在銀行貸到幾萬元,即使同其他農戶聯合擔保也只能共同貸到50萬元。而今年他就已經貸款60萬元,使用時長可達3年,還能享受到政府最高3萬元的貸款利息補貼,目前正計劃進一步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記者 李冬明
Ⅵ 略談如何緩解鄉鎮財政資金支付壓力
鄉鎮財政是我國基層的財政部門,是保障實現鄉鎮政權的工具,擔負著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正常運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個人經費的支出等重要方面的支出責任。但是,現階段,鄉鎮財政收不抵支、運轉艱難的情況普遍存在,所以,研究緩解鄉鎮財政困難的辦法勢在必行,對於確保鄉鎮正常運轉、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都要重要的意義。
緩解鄉鎮財政資金支付壓力的建議:
一、是建議嚴格控制人員增長,定崗定員,充分利用現有財政供養人員,合理調配人員,適度控制正常經費運轉支出規模。
二、是建議合理調整鄉鎮財政體制,適當提高鄉鎮財力結算比例,同時根據財權和事權的統一原則,增加鄉鎮轉移支付力度。
三、是建議鄉鎮結合自身的財政實力,有計劃地控制當年度開工的工程量,適度控制鄉鎮的債務規模。同時要在保證政府信譽度的前提下,靈活利用各種方式延長建設資金支付時間,合理制定地方政府債務還款計劃,緩解鄉鎮財政資金支付壓力。
四、建議鄉鎮充分利用好本鎮當年度土地批租指標,結合鄉鎮優勢資源,盡力提高拍賣土地的出讓收益,並且確保其收益的資金及時到位,保證農民失地補償資金、工程款的正常支付,維護財政資金的正常運轉。
五、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激勵鄉鎮財政發展。具體內容是「收支統管、核定收支、超收獎勵、節支留用」。
六、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發揮工業園區帶動作用。以工業園區的發展帶動鄉鎮的發展,對於鄉鎮的勞動力的就業,鄉鎮主體稅種的增加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七、堅持因地制宜,挖掘鄉鎮潛在財力。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給予政策和財力的雙重支持,發揮區域優勢,挖掘增收潛力。對礦產資源儲藏豐富的鄉鎮,要科學規劃,從考慮安全、環保的角度入手,加大開采、發掘力度;對於農產品豐富的鄉鎮,要重點發揮其農業優勢,確保增收。通過聘請專家講座、技術人員實地指導、發放科普材料等方式和手段,幫助其做大、做強。
Ⅶ 農戶貸款的當前農戶貸款難的原因與對策建議
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比較復雜,存在諸多方面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有: (一)政策和市場因素
作為中部欠發達地區,傳統農業比重較大,農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隨著近幾年農村改革的逐步深入,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業結構漸趨優化,總體上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的要求。由於受地域及局部環境的影響,地方有關配套政策相對滯後,政府短期目標行為比較突出,影響了當地農業支柱產業的形成和農業的深層次開發。表現為農業主導產業及特色不明顯,重點不突出,在結構調整中片面強調市場導向,而忽視發揮本地資源優勢,一些地方領導行政干預嚴重,不顧農民意願,一哄而起,農業結構的調整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如鄂東某縣前幾年為發展蠶桑,要求農民大面積種植蠶桑,當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後,蠶桑賣不出去,又挖掉蠶桑,後來市場稍有好轉,又重新種植蠶桑,不行後又挖桑,形成「種桑、挖桑、再種桑、再挖桑」的怪事,結果不僅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害,也使農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受到損失,挫傷了農民生產和結構調整的積極性。農業是投資大、周期長、收益小的行業,對農戶貸款幾乎沒有什麼盈利,從經營角度講,農村金融部門對這種低效農業不甚願意給予貸款,這在客觀上制約了對農戶貸款的發放。地方相關政策的不配套,缺乏長遠眼光和對市場的准確把握,以及不適當的行政干預,必然影響到信貸功能和作用的有效發揮,削弱了其支農的力度。
(二)資金因素
農戶貸款主要由農村信用社發放,而信用社由於多年積累下來的各種矛盾和大氣候的影響,經營中遇到很大困難,不良信貸資產佔比重高,資金實力普遍不足。制約了對農業生產和農戶所需的信貸投入。資金不足是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突出問題。盡管近幾年人民銀行對信用社支農再貸款力度加大,資金總的看有所松動,但仍有不少信用社存在資金緊張問題。不少縣市信用聯社經常動用存款准備金,還有的縣市為保付而不得不使用人民銀行緊急貸款。信用社資金不足表現為:一是信貸資產質量板結,釀成了流動性陷阱,大多數信用社不良信貸資產佔比達80%以上,大量不良信貸資產造成信用社支農能力下降;二是一些信用社虧損過大,佔用了大量資金,造成了信用社支付困難,虧損的壓力既削弱了信用社支農能力,又加劇了其支付矛盾,形成沉重的包袱;三是結算短腳,異地匯款幾度轉匯,又難於到帳,使農民客戶不能得到快捷、便利的服務,致使一些大戶和對公戶紛紛轉移他行,信用社的業務空間受到擠壓,籌資能力受到削弱,進一步導致信用社負債比例失調。
(三)農村信用環境因素
在農村,尤其是在欠發達的貧困山區,人們的信用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相對缺乏對信貸資金還本付息的主動性。農村金融業由於本身具有經營上的風險性,對法律機關的依賴性很強,但目前司法效率不高是不爭的事實,使農村金融部門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不少信用社出於無奈,對大量不良信貸資產只好採取消極態度,一般都不願意使用起訴方法來保護金融債權,使許多信貸資產處於自然流失狀態。農村行政干預貸款現象也十分嚴重,由於近幾年基層商業銀行信貸許可權上收,機構撤並,一些縣、鄉行政部門指令信用社發放本不應由信用社發放的非農貸款,這些貸款往往都是有借無還,使那些急需資金的農戶得不到貸款支持。
(四)農戶因素
對大部分農戶來說,貸款難主要是由於償還能力的問題。目前農戶聯保、抵押擔保還不健全,一些邊遠山區這一辦法尚未啟動,缺乏貸款保證條件是農戶得不到貸款支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農戶抵押物來看,僅僅是陳舊的農機具和房屋,由於農村距城區較遠,這些抵押物多數未經過公證和過戶。對農戶的大額貸款的抵押實際是形同虛設,一旦貸款出現風險,抵押物難以受到法律保護。尤其是近年來農民收入普遍下降,稍有風險的項目不敢開發,農民單純依靠種養業,收入很低,對貸款缺乏承受能力。大額信用貸款放出後很少能夠歸還,因此信用社非本社的存單作質押,一般不放大額貸款,而單純從事種養業的農戶,很少有大額存單進行質押,這必然影響到大額貸款的發放。
(五)貸款機構因素
一是健全了內控機制,收貸收息力度加大,對貸款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只懲不獎,使信貸人員普遍產生「懼貸」的心理,多以不貸為上策。加上目前信用社正逐步推行「工效掛鉤」的人事工資制度改革,使信貸人員感到收貸收息與工效掛鉤的壓力和責任不斷加大,受個人利益驅動,造成信貸人員畏首畏尾,以規避風險、明哲保身為主。
二是信用社放款的額度、許可權也制約了農戶貸款的發放,按規定5000元以上的所有貸款都必須報縣聯社集體審批。基層信用社只能發放少量的5000元以下的小額貸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農戶的正常貸款。而且貸款手續繁瑣,環節多,時間長,即使發放一筆小額貸款,從申請到發放,少則一個月,多則2—3個月。
三是在執行貸款政策上存在偏差,如有的信用社在對農戶的等級評定中,要求申請貸款的農戶必須在信用社入股,有股金和其它條件的,可評為一、二等,沒有股金的則評為三、四等,而三、四等是不能獲得貸款的,使那些沒有人股但又需要貸款的農戶得不到信用社的支持。
四是一些信貸人員作風不扎實,沒有經常深入農戶,了解農戶的生產和資金需求情況,對信用社的支農政策宣傳不夠,服務不到位,只是被動地應付,甚至存在關系貸款、人情貸款的現象,使那些真正需要貸款而沒有「路子」的農戶實難獲得貸款。
(六)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的政策因素
自1999年人民銀行出台支農再貸款政策後,通過不斷增加支農再貸款投入,較好地解決了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緊張狀況,擴大了農戶貸款面,有力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其積極作用是很明顯的。但從支農再貸款的管理上看,支農再貸款期限較短,不能與農業生產的周期相適應。農業生產具有周期長、季節性強的特點,其資金周轉比較慢,一般地說,傳統的種植業生產周期大多在6個月以上,養殖業大多在9個月以上,有的經濟作物如林果特產品甚至達2—3年才能產生效益。而支農再貸款的期限最長為一年,與農業生產周期不同步,與農戶需求不一致,使得部分缺資信用社對支農再貸款的申請和使用採取極其謹慎態度。事實上,近兩年已有一部分支農資金不能按期收回,信用社只好以拆借資金歸還人民銀行再貸款,影響了信用社對農戶貸款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支農再貸款的效果。 從當前看,要把解決農戶貸款難的問題作為農村金融部門特別是農村信用社的中心任務,要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把是否符合農民利益、是否讓農民滿意作為信用社支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為此,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建議之一:加大支農投入,增加支農信貸資金
朱鎔基總理在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指出:「農業是經濟的基礎,農業問題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而解決其資金來源則應主要依靠農村信用社」。因此,農村信用社應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作用,加大信貸支農力度,進一步拓展信貸支農范圍,擴大服務領域,把貸款重點放在支持農戶和農業生產上。信用社支農信貸投入總量不能低於上年水平,對農戶和農業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應達70%左右。信用社要大力做好資金組織工作,認真清理外拆、外借、外貸資金,兩級聯社要做好轄內信用社的資金餘缺調劑工作,確保支農資金及時投放:信用社在資金不足時,可酌情向人民銀行申請支農再貸款,合理確定再貸款的期限和金額,保證用於信用社增加農戶貸款。
建議之二:明確支持重點,搞好結構調整
農村金融部門要適應農業結構調整需要,拓展信貸領域,把支持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著力點放到支持結構調整上來。集中資金優先發放農戶種養業貸款和為農業服務的農產品加工、運輸、小型農機具貸款,支持以公司加農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生產貸款和農戶多種經營貸款。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專業大戶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它們為農金部門擴大信貸投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重點支持專業大戶從事農業結構調整的資金需要。為防止結構調整可能造成的信貸資金流失,政府可建立農業結構調節基金,增強農戶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政府在農戶優勢項目的產出期,可按農產品銷售額提取千分之五的風險調節基金,作為農業發展項目專項扶持資金或新發展農業項目風險補償金,在農產品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政府從調節基金中適當拿出一部分,作為價格補差,以平衡農戶 心理,保護優勢項目的穩定發展,避免「跟著感覺走」的短期行為。
建議之三:優化農村信用環境,提高社會信用水平
在這方面要借鑒廣東高州市的做法,結合本地實際,大力推行農村信用鎮、信用村、信用戶的「三信」建設試點工作,由農信社、鄉(鎮)政府、村委會和農戶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共同建立一種「四位一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具體通過評估農戶資信、劃分信用等級、確定授信額度、核發貸款證等,建立「一戶一檔」的貸款管理制度,提高整個農村社會信用水平:為解決那些急需貸款扶持而又缺乏相應保汪條件的大額農戶貸款問題,可由政府牽頭成立專門的中介擔保機構,為農民提供相應的擔保服務,培植更多的既符合貸款政策又具備貸款條件的農戶,以利於爭取信用社的進一步扶持,健全農聯保貸款網路組織體系,農戶小額貸款的聯保可在自然村、組中進行,農村專業大戶的聯保應由所在鄉、鎮種養專業協會成員聯保,無論那一類的聯保都應手續齊全,切實做到既聯保,又聯責。
建議之四:完善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信貸管理機制
一是對大額農戶貸款亦可實行信用放款,在健全農戶經濟檔案、夯實農戶信息咨詢系統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農戶信用貸款的額度,針對不同的農戶,不同的農業項目准許發放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信用貸款。
二是適當下放農戶貸款審批權,對20000元以下大額農戶貸款,只要資金充足,可由鄉鎮信用社自主發放,只報聯社備案。
三是在加強內控機制的同時,建立信貸激勵機制,推行信貸營銷責任制,把發放「三農」貸款、擴大農戶貸款面作為對信貸人員考核的內容之一。在進行人事工資制度改革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地方實際,盡可能地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相關配套措施,保證責、權、利的對等,充分調動信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機制上消除他們的「懼貸」心理。
四是對貸款的責任追究應區別對待,如對種養業大戶確因自然災害招致貸款損失,不應由信貸人員承擔全部責任,以減輕信貸人員的心理壓力。
建議之五:改進工作作風,完善金融服務
要在加強貸款管理的同時,按照靈活、方便、安全的原則,改進貸款方式,簡化貸款手續,方便農民貸款。推行貸款公開制度,實現貸款發放「四公開」,即計劃公開、對象公開、額度公開、利率公開,以接受農戶的監督,增加透明度。信用社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信貸人員要經常深入農戶,搞好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農戶的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想農戶所想,急農戶所急,為農民提供資金、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服務,當好農民致富的好參謀。
從長遠看,為了解決信用社的歷史包袱問題,增強信用社的資金實力,有必要從政策上加大對信用社的扶持力度。
第一,是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對農村信用社發放的糧棉油種養業貸款應免徵營業稅,對貧困地區信用社繼續免徵所得稅,對高風險信用社在一定期限內實行免稅優惠,使之能休養生息,降低財務風險。
第二,是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對信用社因承擔政策性貸款業務造成的虧損包袱和信用社過去支付的保值儲蓄貼補息,國家財政應予以補貼。
第三,是合理消化歷史包袱。可考慮:A.對在行社脫鉤時農業銀行甩給信用社的不良資產劃回農業銀行;B.過去政策性的農業學大寨貸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的村組集體貸款、小水電貸款等大多已成呆帳,應由國家和地方政府用專項資金予以本息核消;C.對信用社近些年來承擔的在抗災、扶貧、扶持集體經濟、支持農業產業化建設等政策性支農業務中形成的不良資產,應由國家財政和人民銀行共同組建全國信用社不良資產管理機構,採取收購的形式予以剝離;D.加大農村信用社呆帳核消力度,對有自身承受能力的信用社,允許其提高呆帳核消比例。
第四,是實行低成本融資政策。各級政府可安排一定數量的財政資金,以低利率、長期限(三至五年)借給信用社周轉使用,人民銀行可對各地流動性較好、信用較好,但暫時資金不足的信用社實行低息短期融資,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支持力度。
Ⅷ 在建築工程中,業主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一般如何處理
目前我們國家的建築行業雖然已經逐漸的在規范,但還是有很多亂象。下面就是無良奸商的緩解資金壓力的手段。
強迫施工單位墊款施工,這是最常見的手段了。
拖欠工程款、建築材料供貨商的貨款、農民工工資,這是最不要臉的手段了。
沒拿到銷售許可證就開始收取購房款或者定金,這是最坑爹的手段了。
沒取得施工許可證就開始組織施工,這是最不靠譜的開發商的危險手段。
當然不排除還有很多規矩的開發商,或者在很多監管相對嚴格的地區,還有很多按規矩辦事兒的開發商是這樣處理的。
提前做好准備工作,包括設計院、施工單位、供貨方、政府各部門、綜合配套等等各種協調關系的事情,拿到地以後很快的組織施工,讓地盡可能短的時間就具備了取得銷售許可證的條件了。管理有序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高了,壓力自然就小了。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考慮分幾期開發徵得的地塊,分批銷售。資金周轉的也就快了。
做足功課,在項目定位、可行性研究以及設計階段就下足功夫,盡量減少後期的變更,會減少很多損失並節省很大的時間。不然前期匆匆忙忙的開工,後患無窮。
選擇精兵良將,加強管理和協調,合同管理、財務管理、安全、施工、技術方方面面都選擇內行裏手,不愁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