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會對企業產生哪些影響
貸款利率市場化已推行10個多月,但令人詫異的是,貸款利率不降反升,最終傳導至產業鏈下游,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對此,有經濟學家認為,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在於商業銀行,75%的存貸比考核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與此同時,大額可轉讓存單有望於近期試點,我國利率市場化再邁步
「真的為貸款熬白了頭,操碎了心。」在上海從事紡織生意的企業主李先生兩鬢已經泛起「霜白」。他無奈地告訴記者,從今年春節之後,他曾經整晚地睡不著,害怕銀行突然抽貸或者提高貸款利率,但如今這個噩夢彷彿又變為了現實。
「最近,銀行對我們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又上調了,上浮幅度一般在30%-50%,最高的甚至達到60%,銀行是一浮到底。而我們沒有國有大型企業那樣雄厚的資金,貸款成本的提升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別說貸不到錢,有時候真的不敢去貸。」李先生表示。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上海地區小企業貸款的利率差不多在18%左右,假設貸款100萬元,每年就得還18萬元,還要再加上3%左右的手續費也就是3萬元,融資成本就接近21萬元,比去年整整高出了20%。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自去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如今已經將近1年的時間了,但令不少像張先生這樣的企業主詫異的是,貸款利率並未因競爭而下行,反而穩中有升。據記者了解,僅2013年全年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上升了0.4%。與此同時,央行推出的貸款基礎利率也從去年10月的5.71%上升至今年的5.77%。
「下不去」的貸款利率顯然成為了壓在中小企業融資身上的「一座大山」。那麼究竟為何在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下,貸款利率不降反升?「存貸比」制度近年來緣何廣受爭議?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大額可轉讓存單」惠利幾何?利率市場化「下一步」又該如何邁進?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
5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 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18%,比上年12月下降0.0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37%,比上年12月上升0.23個百分點。另外,從利率浮動情況看,3月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佔比為70.25%,比上年12月上升6.84個百分點。
「利率還是很高,3月份非金融部門的貸款利率加權平均是7點多,加上上浮,國有企業市場上貸款利率將近10%。」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表示。
根據數據,即便在利率市場化下放開貸款利率已將近1年,但貸款利率也並未像人們之前預想的那樣穩中有降,反而部分小幅走高,與此同時,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也未見下行。
「企業融資成本的居高不下主要是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降低。因此,在信貸資源很稀缺,而市場需求仍然很旺盛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就很容易提升上去。」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李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從目前來看,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和資金面的緊張有關,可能屬於階段性現象。」
5月27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200億元28天正回購,較5月22日縮量超三成,中標利率繼續持平於4.00%。5月末最後一周,央行公開市場僅有500億元正回購到期,無逆回購及央票到期,是央行正回購縮量提前維穩的主要原因,再加上5月29日央行和財政部投放4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該周公開市場有望延續小幅凈投放。此前一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200億元,創4個月來新高。
6月臨近,銀行理財產品攬儲跡象又現苗頭。「半年末時點將至,資金利率上行仍是大概率事件。」申銀萬國證券認為,事實上,在去年「錢荒」的教訓之後,今年銀行的「攬儲戰」已提前開始。目前銀行陸續推出跨半年末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雖未現大漲,但亦有小幅回升跡象,6月「錢荒」再現的概率較小,但資金壓力不容忽視。
一位商業銀行交易員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當前資金面延續了緊平衡態勢,機構融入繼續增多,而融出更顯謹慎。
「受互聯網金融沖擊和金融脫媒(指在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資金的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這個媒介體系,直接輸送到需求方和融資者手裡,造成資金的體外循環)影響,2013年以來,銀行業整體負債成本呈上升趨勢,由此帶動貸款利率向上遷移。」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告訴記者。
但對於央行貨幣政策的引導,也有不少專家認為,不可「操之過急」。
「央行貨幣政策起引導作用,推動利率市場化,不是說一下子就能夠到位的,這其中得有一個過程,金融改革如何與市場以及政府之間共同協調共進,都存在巨大的挑戰。另外,最近CPI和PPI走勢背離,在這個過程中間,到底由什麼來反映利率的真實性,可能也是對分析者的考驗。」李麟進一步解釋。
「此外,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還反映在市場中每個主體對利率存有的一個敏感度,如今市場上有許多貸款的主體對利率市場化並不敏感,這就需要首先從國有企業入手,轉變政府職能,讓利率市場化這些主體對利率有充分的敏感度,從而大大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效果。」李麟補充道,「說到底,是現在利率市場化還未進行徹底。」
在利率市場化專欄中,央行也強調貨幣政策框架向價格型調控的轉型需要經歷一個逐步完善和效果強化的過程,此時數量型政策工具和目標依然重要。從國際經驗來看,美日英三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持續時間均在十年及以上。因此,中國短期內需要數量與價格相互協助,共同完成調控目標。
「推進之後至少還得看運行幾年,才能夠考慮利率市場化大踏步向前推進,因為還得看看這個制度推行以後是否合適,市場是否接受,大家是否認同,運行效果到底如何。」連平告訴記者,「不在利率市場化本身,而在於利率市場化一系列配套設施是否建立完善。」
專家呼籲取消存貸比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讓不少專家學者將矛頭對准了存貸比這一歷時已久的貨幣監管制度,認為75%的存貸比考核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一時間呼籲取消存貸比的聲音「不絕於耳」。
所謂存貸比,是指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這項規定發端於1995年7月開始實施的《商業銀行法》。該法雖經多次修改,但對存貸比的規定卻延續至今。
「在銀行資金來源和運用單一的情況下,存貸比無論是作為流動性監管指標還是貸款額度控制指標都曾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金融脫媒的情況下,存貸比的弊端日漸顯現。」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過去10年,銀行的存款和貸款的增速基本是一致的,但從去年開始,存款的增速明顯跟不上貸款的增長,兩者相差兩個百分點。今年第一季度差距更大,貸款增速為13.9%,存款增速為11.1%,相差近3個百分點。
連平認為,在「存貸差」日益加大的今天,「存貸比」這一監管制度變得尤為「惹人非議」,「一方面銀行不願意放手貸款規模的投放,另一方面由於金融脫媒加快、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IPO開閘以及財政存款難以大幅下放等因素,使得現在銀行存款增速明顯放慢。因此,存貸比監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得商業銀行在市場想盡辦法拉攏資金,比如每逢月末、季末、年末,銀行推出各類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些都勢必會造成市場利率水平上升。」
具體來看,截至2013年末,已有多家上市銀行的存貸比全線「飄紅」:交行、民生、浦發、中信、光大、中行存貸比分別為73.40%、73.39%、73.01%、72.79%、72.59%、72.52%,其中招行以74.44%「穩居榜首」,逼近75%的監管紅線。此外,從趨勢上看,存貸比數據近兩年呈逐步攀升的態勢。市場流動性偏緊導致大部分中國上市銀行2013年末存貸比上升、流動性比例下降。
因此,連平分析,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將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如果同業存款也列入商業銀行存貸比考核的一個分目進行計算,商業銀行就可以簡單從同業市場獲得資金。將分母做大,銀行可以把更多貸款放出去,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疲於奔命,想盡一切辦法用很高成本把資金拉進。」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持有相同觀點,其表示在《商業銀行法》對存貸比指標暫沒有取消之前,應盡快改變商業銀行存貸比的計算口徑,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納入一般存款統計,同時把同業存款也計入存貸比的分母,承認吸收同業的存款也是資金來源之一,降低一般存款與同業存款之間的套利行為。
此外,呼籲取消存貸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更完善的指標代替存貸比反映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我國已經開始實施的巴塞爾協議中,已經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比率來監測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這兩大指標覆蓋的資金來源和運用更全面,比存貸比這一傳統指標更准確。」李慧勇表示。
近日,監管部門對於「存貸比」這一制度的完善再一次提上「議程」:5月14日,上海銀監局發布《關於試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相關制度安排的通知》中顯示,「在試驗區業務開展初期不對試驗區業務和試驗區內分支機構下達單獨的貸存比考核指標」。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公開強調對城市中的分支機構存貸比放鬆。
在連平看來,短期內取消存貸比考核並不現實,「即使要取消,從法律上來說還要有程序,至少還要1-2年的時間。」
試水大額可轉讓存單
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是長期實行利率管制的我國金融市場邁出的一大步,雖然其效果並未「立竿見影」,但央行推動利率市場化的腳步沒有放慢。中國人民銀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目前我國同業存單市場已初具規模,而作為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一環,面向企業、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有望於年內推出。
所謂大額可轉讓存單(NCDS),是由商業銀行發行,可在二級市場上轉讓的存款憑證,通常票面利率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略高,且利率可以浮動,這是它與定期存款最大的不同。大額可轉讓存單一般期限為14天至1年,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金額較大,例如在美國為10萬美元,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金額相對較小,美國的最小面額為100美元。
家住上海的張女士只看了一眼今年第二期憑證式國債(一年期僅3.6%的票面年利率),便連連搖頭說:「我是不會買的。」張女士很堅定地告訴記者,這幾年來一直在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現在的收益率和春節前後那段時間不能相比,但是想要買到1年期5%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還是挺容易的。
而張女士可能不清楚的是,以後一年期國債這種穩妥的理財方式,可能將逐步被銀行所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所取代。
設想一下,不久的將來,張女士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工作人員會向她介紹大額可轉讓存單:一種市場化定價的存款單證,憑證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額、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後可按票面金額和規定利率提取全部本息。收益率不錯,也可以通過銀行隨時轉讓給其他儲戶,自由買賣,轉讓時的利率隨行就市。
「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對普通居民而言,無疑在其投資方式中又增添一類新的理財工具。」李麟告訴記者,「與此同時,這種產品擁有兩個非常突出的優勢,首先是流動性好,其次相對於與第三方對接,或者兩頭在外的其他理財產品來說,由於大額可轉讓存單是定向發行,並且通常是銀行和個人之間或者是銀行和發行對手之間的交易,更接近於存款,儲蓄性質更強,因此對於個人儲戶—尤其是風險偏好較低的儲戶,將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另外,在極端情況下,比如股市融資高風險,債市配置又會出現剛性兌付,儲蓄大量迴流時,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會非常受歡迎。」李麟補充說。
對於將來大額可轉讓存單可能的具體實施細節,目前不少銀行負責人表示,細則還未推出,但屆時會在總行的設計安排和統一發布下時時跟進。「我們也非常希望細則的正式落地,會時刻關注,相信總行正在研究之中。」上海農商銀行自貿區分行副行長季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李麟預測,未來中小銀行推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動力更大,其次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購買起點相對來講並不會低。「如果購買起點太低的話,銀行的成本會比較高。所以,在試點階段,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購買起點可能會設置得較高,至少在100萬元左右。」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會有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分拆代銷,從而降低門檻。期限可能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一般不超過1年。利率可參考同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或者目前運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定價。
據了解,大額可轉讓存單起源於美國,1973年美聯儲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成為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重要切入點,並逐漸成為銀行資金的主要來源。同樣,這一貨幣市場工具也在1979年的日本利率市場化和1994年韓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僅剩「臨門一腳」—存款利率的放開。
「針對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可視為我國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連平認為,「存款利率放開的時間表既然已經確定,這將倒逼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啟動。根據國際經驗,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根據先大額後小額、先長期後短期的順序漸次推出。」
B. 貸款時間越長貸款利率就越高嗎
一般情況下,貸款時間越長利率越高.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比如說預期未來利率持續下降的時候,會出現利率倒掛的情況,期限越長利率越低.比如現在美元利率就出現這種情況了,1年的利率高於2年的利率,2年的利率高於5年的利率.
C. 買房按揭貸款的利息會不會隨著銀行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每年的利率都會根據央行利率變化而變化。每家銀行的利息都不一樣,具體的還要看個人資質,資質越好利息越低,但是貸款的基本條件必須符合。
影響銀行利率的因素有:
1、物價總水平:這是維護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依據。看利率水平的高低不僅要看名義利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還要看是正利率還是負利率。
2、利息負擔:長期以來,國有大中型企業生產發展的資金大部分依賴銀行貸款,利率水平的變動對企業成本和利潤有著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因此,利率水平的確定,必須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
3、供求狀況:利率政策要服從國家經濟政策的大局,並體現不同時期國家政策的要求。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利率水平的確定也要考慮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受資金供求規律的制約。
(3)國際貸款利率越高擴展閱讀
購房貸款中人們最關心的是條件及程序,首先辦理購房貸款需要提供的資料:
1、申請人和配偶的身份證、戶口原件及復印件3份(如申請人與配偶不屬於同一戶口的需另附婚姻關系證明)。
2、購房協議書正本。
3、房價30%或以上預付款收據原件及復印件各1份。
4、申請人家庭收入證明材料和有關資產證明等,包括工資單、個人所得稅納稅單、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銀行存單等。
5、開發商的收款帳號1份。
所需條件如下:
1. 年齡在18-60歲的自然人(港澳台及外籍亦可)。
2.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3.借款人的實際年齡加貸款申請期限不應超過70歲。
4.有合法有效的購買、建造、大修住房的合同、協議以及貸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證明文件。
5.有所購住房全部價款30%以上的自籌資金(對購買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 自籌資金比例為20%),並保證用於支付所購住房的首付款。
6.有貸款行認可的資產進行抵押或質押,或(和)有足夠代償能力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自然人作為保證人。
D. 國際貸款的利率基礎是什麼
歐洲美元市場同業拆借率
E. 一般來說,政府貸款的利率比國際銀行貸款的利率高 這句話對不對
相對來說對國債 銀行有利,對證券 股市 實業經營 貸款 比如各個公司的實體經營等等都不利。說白點 就是通貨膨脹才提高貸款利率,這只是貨幣收緊政策之一。
F. 國家規定貸款利率最高多少
六個月以內(含6個月)貸款4.35 六個月至一年(含1年)貸款4.35。
個人貸款最高利率主要看兩方面,第一就是你選擇的銀行有什麼貸款品種,第二就是看你的抵押物的價值。
個人貸款利率
0-6月 (含6月) 6.57%
6月-1年 (含1年) 7.47%
1-3年 (含3年) 7.56%
3-5年 (含5年) 7.74%
5-30年 (含30年) 7.83%
拓展資料:
銀行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1、短期貸款利息的計算短期貸款,按貸款合同簽定日的相應檔次的法定貸款利率計息。貸款合同期內,遇利率調整不分段計息。
短期貸款按季結息的,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按月結息的,每月的20日為結息日。具體結息方式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
對貸款期內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貸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計收復利,貸款逾期後改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最後一筆貸款清償時,利隨本清。
G. 國際貸款利率
國際貸款推動了生產的國際化,同時為調節各國國際收支、促進國際貿易和建設項目的發展以及資源的開拓提供了金融便利。此外,國際貸款也是不少國家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的手段和資金來源。但從國際市場上借用資金須支付一定的利息或受一定條件的限制和約束,因此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剝削和控制,特別是70年代後期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負債過重,為了償還外債,不得不實行緊縮政策,造成經濟增長減緩、失業人數增加、通貨膨脹加劇、對外貿易不振、外匯儲備短缺、市場供應緊張,甚至政局不穩的局面,進而延緩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國際商業貸款:指境內機構向中國境外的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在中國境內的外資金融機構籌借的,以外國貨幣承擔契約性償還義務的款項。出口信貸、國際融資租賃、以外匯方式償還的補償貿易、境外機構和個人外匯存款(不包括在經批准經營離岸業務銀行中的外匯存款)、項目融資,90天以上的貿易項下融資以及其它形式的外匯貸款視同國際商業貸款管理。
H. 為什麼銀行貸款利率高於基準利率
銀行有成本,也要考慮利潤。
假如一個商人從外地以1元價格買進一個蘋果,他會以1元價格賣給你么?
但是,貸款不一定高於基準利率,如果這個客戶為優質客戶,能帶來較大綜合效益,也可能下浮。
I. 貸款利率如果高於國際資金市場利率水平會出現什麼
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交易對手的信用等級不同,期限也不同。還涉及到匯率等因素。貸款利率應長期高於你所謂的國際資金市場水平
J. 隨著國家的發展銀行貸款利率是越來越高還是越來越低
要看當時的情況,不是一概而論的,如果失業率低,貸款的利息就會往上調,如果失業率高,貸款的利率就會往下調。
貸款利率上下浮動的幅度要參照銀行綜合資金成本的承受能力,低成本來源總量制約利率實行下浮的貸款總量,高成本來源總量確定利率實行上浮的貸款總量。資金來源的利率結構要與資金運用的利率結構相適應。
(10)國際貸款利率越高擴展閱讀:
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
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原則上低風險貸款實行低利率,高風險貸款實行高利率。對自有資金達不到合理比例,或未按規定補足自有資金、信譽等級低下的企業,要通過利率手段促進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