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利率額度 » 貸款利率與gdp
擴展閱讀
貸款借10萬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貸款利率與gdp

發布時間: 2021-12-26 11:44:17

❶ GDP,CPI,存貸款利率,市盈率和經濟泡沫程度的關系

宏觀指標:CPI,PPI,GDP,印花稅,
微觀:市盈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凈利潤,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技術指標:KDJ,MACD,cys,rsi,太多了

❷ 大家GDP和銀行基準利率有什麼關系

上調利率,資金迴流銀行,社會用於投資和消費的資金減少,一年所能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勞務變少,GDP減少

❸ 宏觀經濟學習題:為什麼購買普通股票不計入GDP 銀行向某企業收取一筆貸款利息計入GDP

普通股票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而銀行向某企業收取一筆貸款息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的原因:

  1. 由於國內生產總值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國內生產總值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

  2. 國內生產總值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政府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企業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3. 國內生產總值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

  4. 國內生產總值概念是源自於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

總結:以上就是普通股票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而銀行向某企業收取一筆貸款息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的原因。

❹ 還銀行的貸款算不算在GDP內

還銀行貸款占很多家庭的很大一部分用來購買車房等消費品,卻不算消費算收入,所以說中國消費率被人為的低估了。利息收入大部分被銀行留存小部分被發工資,人民被動儲蓄。僅代表個人觀點

❺ 利率對經濟的影響

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所以,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不良貸款率與gdp增長率實證用什麼模型

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的金融機構,這就決定了利率變化必然會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的理論認為金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會引起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從而導致商業銀行在高利率水平下承擔高風險。逆向選擇問題是指當利率處於較高水平時,優質借款人由於較高借款成本而放棄借款,而那些知道自己不可能償還貸款的人則會積極的尋求貸款,從而增加貸款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道德風險問題是指當利率較高時,借款人由於從事原本的經營活動不可能償還貸款或者出於追求更高利潤的動機,而採取與貸款人意願相背離的活動,增加貸款違約的可能性。然而,近幾年學術界又興起了另一種觀點,認為長期的低利率環境同樣會增大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進而引發了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造成了很大傷害。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眾說紛壇:金融自由化、金融創新的管理不當,資產價格泡沫的積聚和崩潰,委託—代理問題等。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商業銀行承擔了過度的風險。美聯儲自2002年就一直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貨幣市場利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這增加了商業銀行對風險的容忍度,降低了它對風險的感知程度,致使其放鬆了貸款的價格條款,最終影響到銀行貸款的整體質量(Borio&Zhu,2008)。基於以上兩種觀點,需要思考我國的貨幣市場利率與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關系。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程度不斷向縱深方向推進,利率的不規則波動性加大,加劇了銀行的脆弱性,本文要研究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利率變化的不確定性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一、變數選擇與模型構建(一)變數選擇1.被解釋變數。在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度量方面,國內外學者主要採用的度量指標有不良貸款率(NPL)、加權風險資產佔比(RA)、破產概率Z值(Z-score)。Delis&Kouretas(2011)使用了不良資產率和加權風險資產佔比這兩個指標來度量銀行風險承擔,徐明東、陳學彬(2012)選用Z值和資產貸款率作為銀行風險的測度指標。除此之外,還有學者使用貸款損失率、預期違約率等來衡量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考慮到存貸款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業務中一直佔有較高比重以及數據的准確性,本文選用各大銀行公布的不良貸款率作為銀行風險承擔的衡量指標。2.解釋變數。在選擇貨幣市場利率變數時,由於我國貨幣市場還未形成一個公認的基準利率,因此不得不採取多個指標。國內學者對基準利率的爭論主要集中於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CRATE)、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BRATE)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三者之間。海濤、方兆本(2010)通過對SHIBOR、CRATE和BRATE的波動狀況進行分析,發現這三種利率均不能完全獨立地作為我國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本文選取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BRATE)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作為貨幣市場利率的衡量指標。利率波動性的變數則採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標准差來衡量,即DSH。3.控制變數。為了控制銀行自身因素、宏觀經濟狀況和市場競爭等可能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產生的影響,本文選取銀行規模(SIZE)、銀行資本充足率(CAR)、銀行資產收益率(ROA)、實際經濟增長率(GDPG)、銀行業景氣指數(BBI)和市場集中度(CON)六個變數作為控制變數。(二)模型構建基於研究目標和變數選擇,本文參照Delis&Kouretas(2011)的模型設定。模型(1)用以研究貨幣市場利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在模型(1)中,i代表i銀行,t代表t期,Risk為被解釋變數,代表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本文以不良貸款率作為其衡量指標。MP是解釋變數,代表貨幣市場利率,本文以BRATE、SHIBOR作為貨幣市場利率的指標。控制變數:SIZE銀行規模,CAR銀行資本充足率,ROA銀行資產收益率,GDPG實際經濟增長率,BBI銀行業景氣指數,CON市場集中度。銀行業景氣指數反映的是調查當期相對於上期銀行業的變化情況;市場集中度反映的是銀行業的競爭情況,集中度越高,市場競爭越小。二、實證分析(一)數據來源基於數據的可得性和可信性,本文採取我國16家上市銀行2007年至2014年的面板數據進行研究,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數據來源於各銀行年度報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二)各變數的描述性統計(表2)由於BRATE所取得的數據為月加權平均數據,HIBOR所取得的數據為日數據,因此,在這里用隔夜SHIBOR的曲線圖來說明我國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三)參數估計與分析1.估計方法。由於所構建的模型中均含有被解釋變數的滯後一階,為了避免出現內生性問題,本文採用廣義矩估計(GMM)方法對模型進行估計。廣義矩估計分為差分廣義矩估計(DIFGMM)和系統廣義矩估計(SYSGMM),但在有限樣本下,系統GMM的估計結果相對於差分GMM的估計結果來說,偏差更小。系統GMM又可分為一步廣義矩估計和兩步廣義矩估計,相對來說,兩步法的估計結果對異方差和截面相關性具有更高的穩健性,因此本文最終選用系統廣義矩估計兩步法對模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2.估計結果。首先,觀察表3中所有AR(2)和Sargan檢驗的P值,結果發現它們的P值都顯著大於0.1,這說明可以接受這兩種檢驗的原假設,即「不存在序列自相關」、「所有工具變數都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被解釋變數滯後一階系數在各個模型估計中都顯著為正,說明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在相鄰期間內存在較強的關聯,可以認為之前所構建的4個模型都是合理的。(四)解釋變數、控制變數和交叉項的系數1.貨幣市場利率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以BRATE為解釋變數的模型估計結果中,BRATE的β系數分別為-0.07、-0.282、-0.474,z值分別為-8.07、-7.35、-3.03,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在以SHIBOR為解釋變數的模型估計結果中,SHIBOR的β系數分別為-0.069、-0.353、-0.397,z值分別為-7.8、-3.44、-3.11,同樣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顯著。這一結論與Altunbas(2009)、Martha(2010)、牛曉健、裘翔(2013)的研究發現基本一致,低利率水平會助長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結合我國2007年到2014年的隔夜SHIBOR曲線圖(圖1),發現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在2007到2010年間一直處於較低水平,波動性不大,從2011年開始,利率波動性顯著增加,但利率整體水平並未提升到相當高的程度。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估值效應和逐利機制來實現的,較低的利率水平提升了商業銀行對風險的容忍度,降低了商業銀行對風險的感知度,刺激了商業銀行對高收益的慾望,最終導致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加重。2.利率波動性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從表2中模型(4)的估計結果中可以看到DSH的β系數為0.188,z值為11.73,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一結論驗證了黃金老(2001)的理論推斷:利率市場化會帶來兩種風險,分別是利率顯著升高和利率不規則波動性加劇,但利率不規則波動性加劇將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在我國,由於利率長期處於管制狀態,商業銀行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金融工具用以應對利率變化的不確定性。盡管我國近幾年大力推進金融體系改革,但商業銀行適應新的環境仍需時間,必須要逐步改善管理制度,實現金融創新。3.從實證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銀行規模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正相關,銀行資本充足率和銀行盈利水平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負相關。銀行的規模越大,其風險承擔越高,這符合「太大而不能倒」的範式,規模較大的銀行考慮到自身在銀行體系中的重要性,認為當自身出現危機時,中央銀行為了保證金融環境的穩定必定會對其伸出援手,因此,會主動承擔的風險以獲取高收益。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越高,就會越傾向於採取謹慎的投資決策,以防止出現重大損失;盈利能力較強的銀行,不會過分追求高收益,而會將管理目標地放到安全性方面,因此銀行資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較高的銀行會傾向於承擔較低的風險。另一方面,將BRATE和SHIBOR的系數與MP*CAR和MP*ROA的系數結合起來分析,BRATE和SHIBOR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而它們與CAR和ROA的交叉項的系數均顯著為正,可以得出結論,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能夠降低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對利率的敏感性。4.宏觀經濟狀況、市場集中度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正相關,銀行業景氣指數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負相關。表2的估計結果顯示GDPG和CON的系數均顯著為正,BBI的系數顯著為負。一般來說,宏觀經濟狀況良好,無風險收益率會降低,商業銀行為了保證足夠的收益,一方面會進行高風險投資,另一方面會放寬借貸標准,從而導致銀行風險承擔上升。市場集中度越低,市場競爭越充分,銀行風險承擔越低,這一結論與Michalak(2011)的研究結果一致。銀行業景氣指數反映了銀行業相對於上期的變化,BBI指數越高,表示銀行業的變化越好,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就越低。三、結論與啟示本文從高利率、低利率、利率波動性三個方面分析了貨幣市場利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機制,並基於我國16家上市銀行2007—2014年的年度面板數據進行了實證檢驗。實證研究結果發現:貨幣市場利率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顯著負相關,這表明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估值效應和逐利機制來實現的,低利率水平加大了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利率波動性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正相關,且影響系數較大,這表明我國商業銀行缺乏有效的手段來應對利率變化的不確定性;銀行規模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正相關;銀行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負相關,並且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能夠降低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對利率的敏感性;宏觀經濟狀況、市場集中度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正相關,銀行業景氣指數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負相關。本文研究的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估值效應和逐利機制來實現的,這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管理具有重要啟示:第一,商業銀行要加強對借款人資格的審查,保持一定的貸款標准,降低貸款違約的可能性;第二,商業銀行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應該兼顧資金的安全性,實現收入多元化,分散風險。利率波動性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具有較強的正向影響,這說明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利率劇烈波動的適應能力較弱,因此政府應繼續堅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針,對於放開存款利率的時點、方法要謹慎考慮。

❼ 銀行存款利率和中國GDP增加的關系請專業人士指點

應該說是利率趕不上cpi ,確實是這樣的,cpi大於利率的話你存銀行實際是虧了。但是存銀行安全點,去投資還是風險很大,或者選擇相對穩定的投資。

❽ 誰知道GDP與銀行利率的關系 ,利率按什麼規則定最合理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而減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貨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所謂利率規則,是指中央銀行在以利率作為對貨幣和經濟的調節手段時所遵循的操作規則。相對於其他貨幣政策規則,利率規則能夠更好地權衡價格穩定和產出增長的關系,有效引導和穩定公眾預期,實現中央銀行調控目標。雖然我國目前尚未運用利率規則開展貨幣政策操作,但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利率在金融調控、資金配置、金融產品定價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也多次表示,貨幣政策操作應更多加強對利率等價格型工具的應用,降低對數量型工具的依賴,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各市場主體對利率作用的感知更為深刻,認識也更為理性,這昭示著貨幣政策調控方式和操作規則正在孕育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