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衍生產品與美國次貸危機的關系
金融衍生產品:原生金融工具派生出的具有其自身價值的金融衍生工具。有遠期合約,期貨,期權等。。。其作用有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投機等
其形式大多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
而美國次貸危機簡單地來說就是:美國房貸資金鏈斷裂.大量貸款者因為美國樓市下挫,經濟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大量斷供。借貸者銀行,金融機構因收不到房息,資金和拿著一大堆斷供的樓房流動不出去.造成壞賬,呆賬。於是影響美國整個金融系統。造成由次貸引起的金融海嘯。
如果要說關系的話,就是次級房貸是屬於原生金融產品裡面的.但美國的這些投資銀行,金融機構就把這些房貸資產派生出如CDS合同這些高風險高杠桿的金融衍生產品以賺取高利潤。美國樓市一直升的話,就沒事。金融機構們拿著這些房貸資產繼續以承擔高風險賺取厚利潤。一旦樓市下挫。便要完全承擔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所以它們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金融衍生產品。它高利潤,高杠桿。但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就因為金融機構們無視風險大搞金融衍生,金融創新。才會承擔美國此次次貸危機這么損失慘重的結局。
Ⅱ 關於銀行抵押貸款業務的價值鏈
貸款人:按揭支付利息與本金給放貸人,收入來源是工資,是長期收入。
開發商或者是賣方:收取房款,如果是開發商,就是收入,如果是賣方,收取的是差價。收入來源是放貸人與貸款人,是一次性收入。
放貸人:一般是地區性銀行或者貸款公司,例如房地美與房利美,收取貸款利息以及回收本金。收入來源是貸款人,是長期收入。資本來源是發行債券,主要是面向各種投資人,投資人又以投行為主。
投行:固定資產衍生品,主要是以房產為基礎產品的金融衍生品,以房價上漲作為利潤源泉。主要是通過購買放貸人的債券將資金注入到房地產市場,資本來源是投資人。
評估機構:對投行、放貸人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將衍生品價格與評估等級掛鉤。其收入就是評估費用。
投資人:主要是銀行、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也有個人投資者。如果是銀行則其收入來源是通過負債積累的資本金,如果是個人就是個人收入。回報是衍生品的利息收入、分紅、價差等。
擔保人:主要是保險公司,例如AIG,作為違約擔保,保障投資人在最初貸款人違約率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保障收入時,向投資人支付保險金額。擔保人的收入就是以上各級參與者投入的保險費了。
所有的收入來源都是貸款人的工作,關鍵環節是投行與信用評估機構是否合理的控制資產規模,如果人為的無節制的放大,那麼可想而知當房價下降時,本來沒什麼的次貸危機就會演變為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其實這應該算是個不錯的價值鏈模型,當房價上漲時,所有環節從賬面上看,其資產都是處於增長狀態,所有者權益也都處於增值狀態。
我不知道說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Ⅲ 次級抵押貸款是否屬於金融衍生產品
不是。。金融衍生產品是指遠期、期權期貨等依賴於基本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這些的一種新型金融工具。。次級抵押貸款是對信用等級較低的貸款,還是屬於基本金融工具的。。。如果一個投資公司發放次級貸款時怕違約而採用期權期貨遠期這些來進行套期保值就有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了。。但次債本身不屬於金融衍生產品
Ⅳ 次貸是否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為什麼
不是。次貸危機是一種由於金融衍生品泛濫而且監管不力引起的經濟現象,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它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而非金融衍生工具。
Ⅳ 金融衍生品里的CDS和MBS的關系和區別是什麼~~
CDS市場是信用違約互換市場。CDS是一種合同,全稱credit default swaps,意思是信用違約合同。CDS是美國一種相當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1995年首創。CDS相當於對債權人所擁有債權的一種保險:A公司向B銀行借款,B從中賺取利息;但假如A破產,B可能連本金都不保。於是由金融公司C為B提供保險,B每年支付給C保費。如果A破產,C公司保障B銀行的本金;如果A按時償還,B的保費就成了C的盈利。但是這裡面隱藏著重大問題。主要是這種交易不受任何證券交易所監管,完全在交易對手間直接互換,被稱為櫃台交易(Over-the-counter,OTC)。也就是說在最初成交CDS時,並沒有任何機制檢查來保證C有足夠的儲備資本。這種方式後來逐漸為券商、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對沖基金所熱衷。近年來這一衍生品的參照物又擴展到了利率、股指、天氣、石油價格等,催生了利率違約掉期(Interest Rate Swap,IRS)市場和股票違約掉期(Equity Default Swap,EDS)市場。同時原來分散風險的目的也被冒險豪賭所替代。
而MBS是最早的資產證券化品種。最早產生於60年代美國。它主要由美國住房專業銀行及儲蓄機構利用其貸出的住房抵押貸款,發行的一種資產證券化商品。其基本結構是,把貸出的住房抵押貸款中符合一定條件的貸款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抵押貸款的集合體(pool),利用貸款集合體定期發生的本金及利息的現金流入發行證券,並由政府機構或政府背景的金融機構對該證券進行擔保。因此,美國的MBS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濃厚的公共金融政策色彩的證券化商品。
兩者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但都是引起08年金融危機的主要金融衍生品,貝爾斯通和雷曼兄弟都因為ABS和MBS而破產,美國國際集團則因為上述公司龐大的CDS而被政府收購。前年和去年MBS和CDS都分別在我國啟動,這些衍生品的不斷發展應引起投資者關注。
Ⅵ 什麼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資產也叫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又稱「金融衍生產品」。
這是與基礎金融產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指建立在基礎產品或基礎變數之上,其價格隨基礎金融產品的價格(或數值)變動的派生金融產品。
這里所說的基礎產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僅包括現貨金融產品(如債券、股票、銀行定期存款單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為金融衍生工具基礎的變數則包括利率、匯率、各類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甚至天氣(溫度)指數等。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貨幣、債券、股票等傳統金融工具的基礎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桿和信用交易為特徵的金融工具。
(6)抵押貸款衍生品擴展閱讀
對沖基金是一種新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亦即對沖基金可以運用多種投資策略,包括運用各種衍生工具如指數期貨、股票期權、遠期外匯合約,乃至於其他具有財務杠桿效果的金融工具進行投資。
同時也可在各地的股市、債市、匯市、商品市場進行投資。與特定市場范圍或工具范圍的商品期貨基金、證券基金相比,對沖基金的操作范圍更廣。
Ⅶ 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
你好,我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分為交易所交易市場、銀行間市場和銀行櫃台市場三個部分。
(1)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所市場。目前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股票指數期貨、少量資產支持證券等。
(2)銀行間衍生工具市場。中國銀行間衍生品市場主要集中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主要交易的衍生品包括債券遠期、銀行間遠期外匯、人民幣利率掉期、外匯掉期、利率互換、人民幣外匯期權等。
(3)銀行櫃台衍生工具市場。取得衍生產品交易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與機構客戶進行衍生產品交易,目前主要涉及遠期結售匯、外匯遠期與掉期、利率衍生品交易等等。同時,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產品和業務的經營活動中,也較多涉及了嵌入式金融衍生品交易。
Ⅷ 我過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
期貨(如大豆、小麥、燃料油等等這些在我國的期貨市場上是可以以期貨合約的形式交易的)、權證(認購、認沽權證)、可換股債券、 有外匯期權(對公)、SAFEs(對公,包括FXAS和ERAS)、外匯套購SWAPTION(對公)、IRS(對公)、FRAS(對公)、還有利率套購和利率期權、可變利率存單、可變利率抵押貸款、股指期貨(這個東西稍後推出)。
基本概念請見下
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是金融創新的產物,也就是通過創造金融工具來幫助金融機構管理者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這種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遠期合同、金融期貨、期權和互換等。
衍生工具是指企業會計准則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徵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①其價值隨著特定利率、金融工具價格、商品價格、匯率、價格指數、費率指數、信用等級、信用指數或其他類似變數的變動而變動,變數為非金融變數的,該變數與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關系。
②不要求初始凈投資,或與對市場情況變動有類似反應的其他類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凈投資。
③在未來某一日期結算。
(1)期貨合約。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准化合約。
(2)期權合約。期權合約是指合同的買方支付一定金額的款項後即可獲得的一種選擇權合同。目前,我們證券市場上推出的認股權證,屬於看漲期權,認沽權證則屬於看跌期權。
(3)遠期合同。遠期合同是指合同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值,由買方向賣方購買某一數量的標的項目的合同。
(4)互換合同。互換合同是指合同雙方在未來某一期間內交換一系列現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標的項目不同,互換可以分為利率互換、貨幣互換、商品互換、權益互換等。其中,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比較常見。
Ⅸ 次貸是什麼次債是什麼什麼是金融衍生品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次級債務是指固定期限不低於5年(包括5年),除非銀行倒閉或清算,不用於彌補銀行日常經營損失,且該項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
金融衍生產品是指其價值依賴於基礎資產價值變動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