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借款用途 » 商業貸款房子可增加父母購房人名字
擴展閱讀
貸款借10萬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商業貸款房子可增加父母購房人名字

發布時間: 2021-11-28 10:41:02

1. 我貸款買房,可以加父母名字嗎

無貸房產證加妻子、子女、父母名字,因為房產證抵押在銀行,所以首先要掙得銀行的統一,銀行會派專員跟隨,等辦理完成後,專員會將房產證那會銀行。
1.帶好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房產證)及其復印件;
2.去房屋交易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會審核提交的材料;
3.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需要110元費用:80元手續費,25元籍圖費,5元貼花費。順利的話,大概20天可以拿到房產證。
有貸款房產證加名字
1.先去銀行辦理抵押手續變更;
2.辦理所需要的費用:除了前面說的110元手續費外,如果貸款是公積金的,需要另外加100元,如果是組合貸款(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需要加200元費用;
3.其他的步驟和前面無貸款的流程一樣。

2. 房子首付我父母出 房產證上名字可以加上媽媽的名字么

房產證上加名字情況:

1、無貸房產證加妻子、子女、父母名字;

2、有貸款房產證加名字;

3、沒有直系血緣關系的房產證加名字。

一、婚前房產證上加名字——有房無貸,辦理流程:

1、帶好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房產證)正本及復印件。

2、去房屋所在地區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先在預檢窗口告知是來辦理房產證增加配偶姓名事宜的,窗口工作人員會審核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齊全就給你們一個號碼,然後憑號碼去相關窗口辦理。

3、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110元

手續費,明細如下:80元工本費、25元地籍圖費、5元貼花費,如順利20天後可拿到新的房產證。

4、新房產證可以設定密碼,房地產交易中心會告知你一個初始密碼,之後可自行更改。

二、婚前房產證上加名字——有房有貸,辦理流程:

1、先去銀行辦理抵押變更手續(具體事宜請咨詢各銀行)。

2、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除支付上述110元手續費外,如貸款是純公積金的,還需另外支付100元;如貸款是組合形式的(公積金+商業貸款),還需另外支付200元。

3、其他步驟同「有房無貸」。

三、婚前房產證上加名字——無直系血緣關系

如果還沒有結婚或者沒有直系血源關系的,需要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情況會復雜很多,因為那將視為房屋買賣:

1、每平方米2.5元交易費。

2、不滿5年,5.5%的營業稅加1%個調稅(時間段從產證發證日期到交易日未止),滿5年則不需要。

3、萬分之5的印花稅。

4、4本合同,每本約5元(各區交易中心不一樣)。

5、男方轉讓50%,所有的稅按市場價格計算,如果100萬的房子記稅值就是50萬。

(2)商業貸款房子可增加父母購房人名字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也就是說,夫妻在婚後想對婚前房產加名,就屬於房屋權屬發生轉變。因此只要變更房屋權屬,就得徵收契稅。

《婚姻法》新司法解釋出爐後,一些夫妻希望在房產證上共同署名。根據房地產交易中心稅務窗口要求,可以在房產證上加名字,但需要繳稅。根據規定,稅費包括3%的契稅和千分之一的印花稅。也就是說100萬的房子想加名需要繳3萬多的稅。

具體繳納辦法按照房屋所有權添加人的實際佔有比例,摺合成合理市場價,按照贈予類別徵收3%的契稅。而婚後共同房產增名目前暫不需繳納契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產加名稅

3. 房子貸款一個人貸但是房產證上可以加寫父母的名字嗎

可以的,這也是我國按揭貸款購房中常見的一種形式。一、父母給孩子按揭買房,可以在房產證上面只登記兒女的名字,父母作為還款人。二、辦理按揭貸款手續時,購房合同中的購買人寫兒女的名字,貸款合同中的貸款人寫父母的名字。三、這種情況下的按揭貸款購房,貸款的期限和額度,都是依據父母的年齡和還款能力來確定的。

4. 父母按揭購買房產一處,可以在房產證上加上子女的名字嗎

按揭沒還完的情況下,是不可以增減名字的。增減名字必須把剩餘的銀行貸款還上,才能去建委房管局辦理相關手續。

5. 剛做的房貸,房產證上面可以加上父母的名字嗎

房產證上面不可以隨意加父母的名字。已經買了房子,只要簽訂了購房合同,房產證就以購房合同名字為主。剛做的房貸,房產證不可以加父母名字。

6. 房子加父母名字,怎麼操作,要多少錢

如果在購房簽訂合同時需要加上父母的名字,直接添加購房人就可以。如果在房產證上增加父母的名字就比較麻煩,一般情況下是選擇贈與更名的方式,需要辦理贈與公證並繳納契稅等費用後,再攜帶相關證件至房產中心辦理,如果是按揭或抵押房產則不能進行更名。

在房產證上加上別人的名字,也就是是增加這個房子的共有權人,共有三種方式:析產登記、買賣或贈與。關於析產登記一般是指原本為一個人所有的房產,後平均分割變為兩人或多人所有,就需要進行析產登記。較多適用於夫妻配偶的增加房屋的共有權人的方式。關於贈與,類似於份額轉讓,流程和正常的房屋買賣類似,需要繳納所佔份額的契稅。父母子女之間增減名字,同樣視為買賣交易,要收取契稅。而且,如果房產證辦理時間不滿2年的,還需要繳納全額營業稅。夫妻之間加名字或去名字,不收取契稅。

7. 購房合同是爸媽的名字,貸款,辦理房產證的時候能否加我的名字

可以的,房產證可以添加多個名字的。
房產證上加名字及辦理費用,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有房無貸
辦理流程是:
1、帶好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房產證)正本及復印件。
2、去房屋所在地區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先在預檢窗口告知是來辦理房產證增加配偶姓名事宜的,窗口工作人員會審核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齊全就給你們一個號碼,然後憑號碼去相關窗口辦理。
3、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110元手續費,明細如下:80元工本費、25元地籍圖費、5元貼花費,如順利20天後可拿到新的房產證。
4、新房產證可以設定密碼,房地產交易中心會告知你一個初始密碼,之後可自行更改。
第二種情況:有房有貸
辦理流程是:
1、先去銀行辦理抵押變更手續(具體事宜請咨詢各銀行)。
2、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除支付上述110元手續費外,如貸款是純公積金的,還需另外支付100元;如貸款是組合形式的(公積金+商業貸款),還需另外支付200元。
3、其他步驟同「有房無貸」。
第三種情況:如果還沒有結婚或者沒有直系血源關系的,需要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情況會復雜很多,因為那將視為房屋買賣,需要交如下費用。
1、每平方米2.5元交易費。
2、不滿5年,5.5%的營業稅加1%個調稅(時間段從產證發證日期到交易日未止),滿5年則不需要。
3、萬分之5的印花稅。
4、4本合同,每本約5元(各區交易中心不一樣)。
5、男方轉讓50%,所有的稅按市場價格計算,如果100萬的房子記稅值就是50萬。
6、產證上有幾人轉讓的,產證權益按平均分。
房產證(PremisesPermit)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8. 夫妻貸款買的房子可以加上父母名字或者過戶給父母嗎

需要住房貸款還清,無抵押,有房產證,契稅證明,土地證,
就可以申請過戶住房給父母,或房產證增加父母名字,
《房屋登記辦法》:
第十三條
共有房屋,應當由共有人共同申請登記。
共有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可以由相關的共有人申請,但因共有性質或者共有人份額變更申請房屋登記的,應當由共有人共同申請。
第三十二條
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在有關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實發生後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一)買賣;
(二)互換;
(三)贈與;
(四)繼承、受遺贈;
(五)房屋分割、合並,導致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六)以房屋出資入股;
(七)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並,導致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房地產權證書;
(四)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前款第(四)項材料,可以是買賣合同、互換合同、贈與合同、受遺贈證明、繼承證明、分割協議、合並協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其他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9. 我有買房資格,父母沒有,買房時可以加上父母名字么,可以用他們的住房公積金貸款么

是可以按照你的說法進行的。
一、首先確認你父母是否具備公積金貸款的條件,如下:
(1)只有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職工才有資格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沒有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職工就不能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2)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者要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即申請貸款前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時間不少於六個月。
(3)配偶一方申請了住房公積金貸款,在其未還清貸款本息之前,配偶雙方均不能再獲得住房公積金貸款。
(4)貸款申請人在提出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時,除必須具有較穩定的經濟收入和償還貸款的能力外,沒有尚未還清的數額較大、可能影響住房公積金貸款償還能力的其他債務。
(5)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人應當有相當於購買住房價格的 20%或以上的自籌資金(各地規定各不相同)。
(6)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人應同意辦理貸款擔保。
二、公積金是可以提取出來,因為公積金管理規定中有這么一條:公積金貸款申請人,購房時可以提取直系親屬的公積金余額。擔=當然如果你自己也有公積金的話也是可以提取的,不過要注意一定要添加你父母的名字。更多精彩內容來源武漢找律師 http://china.findlaw.cn/w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