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商业 » 金融贷款现状分析
扩展阅读
贷款借10万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金融贷款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 2021-11-27 12:14:40

① 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辖内信贷市场拓展形势简要分析

(一)国民经济正常的快速发展,有力刺激了贷款需求的提高
第一季度GDP增长9.9%,4、5月份的“非典”短期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整体经济增长态势不会有显著影响,对全年的影响不大。其中的一些“暂缓消费”会在下半年得到补偿。各方面体制改革,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释放的投资增长的发展势头仍不减。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7%,创1995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进出口前5个月累计增长近40%。这是推动上半年贷款迅猛增长的基本因素。

(二)各地方政府完成换届后投资增长势头加快
有关数据表明,去年下半年以来,贷款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提速,其中机场、地铁、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扩张的势头尤其明显。这一发展势头在时间上与地方各级政府换届大体一致,在投资方向上所影响的部门也主要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为有关。一度被关闭的“五小企业”出现死灰复燃苗头。在某些地区,有些新开工的行业结构基本雷同,出现部分重复建设,促使贷款迅速增长。

(三)国际经济增长放慢,利率不断趋低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误差项长期维持巨额负值,在1999年甚至达到接近150亿美元的水平。但是2002年该误差项却首次出现巨额正值,达到近80亿美元的水平,如此显著的逆转很难说完全是靠加强外汇管理带来的。与此同时,出口企业的结汇率上升到远高于历史平均值的水平,金融机构的国外净资产呈现明显的回流势头,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也达到历史新高。这些因素都表明各种形式的外资正在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中国,推动着我国的经济扩张。

(四)商业银行近期贷款运行新特点对贷款迅猛增长的推动
在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合理转变加强营销管理的同时,出现了以下新情况: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基层行迫于上级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压力,有的在悄悄改变策略,通过加快贷款的发放来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些贷款主要是有政府背景或有政府担保的长期贷款,期限长,基层银行不担忧其有风险。二是四大银行过去害怕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在票据市场发展起来后,中小企业贷款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贷款先由广大中小银行进行票据承兑贴现,然后由中小银行向四大银行进行转贴现,贷款风险首先由中小银行扛着,减少了四大银行对贷款风险的忧虑,因此出现了票据市场的迅猛发展。三是贷款转卖市场的兴起以及其他金融创新的有力推进,使贷款周转速度加快。四是一些银行在内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扩大基层行权限,下调系统内上存资金利率,鼓励基层行积极、稳妥放贷。

当然,也不排除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为了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事先与客户达成协议,考核前放贷款,过几天收回贷款。从账面看,贷款、存款都有增加,出现贷款在月末、季末快速增长,月初、季度初又迅速回落的现象。

对信贷形势的基本判断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总体上说是基本良好的。“非典”疫情的短期存在并不会改变中国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基本优势,外资流入是由其长期发展战略和中国的相对优势决定的,不会因为短期因素冲击而改变,投资增长势头不减,人民币汇率仍保持稳定。

因此我们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应该在8%~8.5%之间。由此进一步判断,鉴于1996年以来实际贷款增长率比理想贷款增长率年均大约低6个百分点的反弹,自去年8月份以来贷款的迅猛增长,其中有房地产投资和部分重复建设等结构性的不合理因素,但基本增长态势是合理的。鉴于1986、1992年信贷过热造成的严重通货膨胀的教训,对一年来的贷款迅猛增长要予以充分关注,但不至于担忧马上会引起像那个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更不要简单地对当前经济下“过热”的结论。通过计量分析我们预测,今年的全年贷款增长速度理想目标为18%左右,明年的经济增长大约在9.3%左右。如果今年全年贷款增长超过23%,则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急剧升到10%甚至更高的水平,经济有可能出现过热的迹象。目前的对策是,不要过早地对信贷总量进行过于严格的调控,应该力争在结构政策上进行调控。

为什么当前的信贷增长还不至于马上引起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的严重通货膨胀呢?其基本原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与以往已很不一样。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绝大多数贸易品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减速和贸易品价格普遍下滑的条件下,我国贸易品价格出现飞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同时由于存在强劲的外资流入和目前高达340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即使国内出现贸易品供给不足的局面,我们也完全有足够的财力通过扩大进口平抑物价,这就是说约束经济高速扩张的资源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进口来解除。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扩张的压力主要集中在非贸易部门,例如电力、道路、房地产等。由于这些部门的产品无法进口,在需求扩张的作用下其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上升。但由于上述庞大的贸易部门的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因此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得到明显的约束。

若进一步分析,非贸易部门价格上升将可能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是资源逐步向该部门转移,从而纠正人民币低估条件下长期形成的贸易部门过度扩张的局面。二是总体价格水平有所上升,形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变的条件下形成人民币实际汇率逐步升值的局面,从而可纠正人民币低估对国际收支和货币政策的压力。同时轻微的通货膨胀还有助于银行清理坏账。这就是说,由于现在的经济环境同1986年和1992年时很不一样,信贷快速扩张和经济过热的后果也就没有那么严重。

尽管如此,应该承认如果非贸易品价格过快上升仍然可能造成严重问题,这包括总体价格的过快上升、经济泡沫的出现和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等。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及时采取预调、微调对策。

有关政策建议

(一)继续选择稳定汇率的政策
在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从而引起外汇占款大量增长,贷款增长率创历史高位的情形下,中央银行的政策确实面临稳定汇率与控制通货膨胀的两难选择。
如果允许人民币小幅升值,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增强对汇率升值的进一步预期。从而刺激对人民币的投机性攻击,导致问题更加严重。但如果一次对人民币币值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或放任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将显著上升,在存在投机性因素的情况下很可能调整过头,当投机性资金获利流回时又会面临贬值压力,使汇率急剧波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率较低,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将引起出口部门快速收缩,形成大量失业,通过关联效应导致经济的显著下降,同时在银行体系将堆积大量新的坏账。人民币名义汇率显著上升还将导致贸易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在目前物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因此,短期调整成本是相当高的,在目前情况下选择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二)密切关注信贷的增长,确保其增长速度不超过23%
尽管不宜选择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政策,但央行不能不关注信贷猛增的势头,更不能任目前信贷猛增的势头不管。我们预测,如果全年信贷增长速度超过23%,则会对2004年及2005年的经济过热产生压力。因此,一方面不要轻易、过早下“过热”的结论,另一方面应对6月底信贷同比增长22.9%的增速高度警惕(因往年第四季度信贷增长率较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全年信贷增长速度控制在23%以内。应巧妙把握目前的局势与时机,利用近几年我国贸易部门竞争力正趋上升,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健康,外资不断流入,外汇储备较丰富,汇率不升值的大好机会,调控好信贷增长势头,争取在未来几年实现高于历史趋势的经济增长率。

(三)力争在调整贷款结构基础上解决贷款继续猛增的态势
从目前推动贷款增长的可能原因和贷款增长率来判断,信贷供给的结构问题可能比总量问题更突出,控制不好则会在未来形成大量坏账。因此不宜轻易对总量采取“急刹车”政策,而应该力争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政策解决贷款继续猛增的态势。
一是要根据央行最近关于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精神,重点抓紧落实可操作性细则,防止房地产贷款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抑制投机性资金(包括外资)流入房地产形成房地产泡沫的因素。二是加大直至放开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以有助于抵消信贷结构政策调整中可能带来的紧缩效应。同时在客观上也是支持发展中小企业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三是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监管,改善贷款结构。检查、纠正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制止商业银行使资本充足率下降的经营行为继续产生,以减轻银行改革的新增成本。

(四)慎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继续选用央行票据实施对冲操作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手中的一个有力工具。但它基本是总量工具,结构性操作较难。若调控力度小,对商业银行基本没什么影响,商业银行仍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发放贷款。但如果调控力度大,容易引起信贷的大起大落,不仅形成对刚刚走出轻微通缩的经济的打击,而且会产生新的大批量不良贷款,调整代价高昂。另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必然使得市场流动性减少,推动银行间市场利率进一步走高,这又会鼓励投机性外资的套利行为,进而通过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部分抵消准备金政策的后果。情况严重时,部分商业银行还能以流动性危机作为要挟倒逼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因此,非到关键时刻,不宜轻易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在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外汇占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选择发行有一定财务成本的央行票据进行对冲操作,是一种不得已的有全局意义的明智选择。但央行票据的发行要有前瞻性考虑,下列因素会阻碍该工具的大量、长期使用:一是在贷款能带来较好盈利机会的条件下,要使商业银行减少流动性就必然会将央行票据利率提高到比较高的程度,而利率的提高会提高国债的发行成本,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直接融资规模。另外,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的提高,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二是商业银行可将持有的大量国债和海外资产方便地转换为市场流动性,甚至出现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套利性外资的流入,从而又部分地抵消该工具效应。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由于较大规模使用央行票据,其历史仅一年多,经验缺乏,海内外资金流动的不可测性因素较多,因此,央行票据什么时候卖出,卖出多少,市场实际利率会如何变动,要密切关注。总之,要勤于微调和预调,善于在对微调偏差的纠错过程中达到调控目的。

(五)在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寻求改善我国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
保持汇率稳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中国经济。但是根据世界经济目前的状况,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势头,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三者无法兼得的“铁律”,早晚也会在我国演绎。何况,随着形势的发展,央行的对冲操作效应是增强还是减弱,会否遇到新的阻碍性因素,难以预测。因此,我们应主动应战,通过不断寻求改善我国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随时适应正在不断变化的形势。可以考虑择机搭配运用下列措施,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让实际汇率自然有所升值。

1.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02年1月1日起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即从2002年的15.3%降到2005年10%以下,这意味着今后的两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会逐步升值,这会缓解人民币现阶段所面临的升值压力。
2.适当放宽外汇管制,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将强制结售汇制改为意愿结售汇制,目前是较好时机。进一步有选择地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放宽对企业和居民用汇的限制。
3.视汇率态势发展,择机减少国内企业到海外发行债券额度,逐步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鼓励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与债券,向国内银行借款,以影响外资流入境内的速度。
4.如果上述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只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仍出现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时,可通过年1%~3%的温和通货膨胀政策逐步释放。通过通货膨胀调整的好处是:调整时间较长,资源转移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可以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低;调控当局针对国际市场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及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可以及时改变政策走向;在长期,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过剩,国际比较的工资水平可以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在温和通货膨胀和非贸易部门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工资水平上升较慢,劳动力就业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张,有利于明显缓解我国目前的结构性就业不足问题。
5.在目前形势下,外汇管理政策的基调应强调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常项目略有盈余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时有逆差也不必惊恐。

总之,实际均衡汇率的变动,有经济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也有汇率预期引致的资金流动带来的压力。当前一方面要抓住好时机,防止信贷过快增长,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央行调控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不变的预期,通过汇率稳定预期,争取时间,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② 银行信贷现状

一、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条件 1、首先由于我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在宏观调控上对拉动内需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而促进个人信贷信贷业务的发展就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2、由于房价调控在我国不断的加强,房贷业务作为主要的个人贷款业务现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处于萎缩的阶段。所以现在金融机构开始对个人信贷业务上进行新的审视,希望能够将个人贷款业务当中的生活需求进一步的挖掘出来,试图能够将新的盈利增长点寻找到。 3、由于个人信用贷款市场当中将外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引进来,因此加剧了这一业务领域内的竞争,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市场,开始纷纷推出新的个人信贷产品。现在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全面与国外商业银行在个人现代业务领域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由于个人信贷业务属于一项新业务,并且现在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其发展空间相当大。 2、面对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对优质客户进行拓展以及开发的时候就开始逐渐的运用个人信贷消费这一有效的手段,因此个人信贷业务受到了银行的普遍重视。 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监管部门加快个人征信体系: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在采集和披露个人信用信息时,征集机构缺乏法律依据以及法律保证,个人信用体系制度的建立以及个人征信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尽快的出台专门针对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促进国内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 (二)不断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合作: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虽将金融领域中大部分的个人信贷信息记录下来,但记录范围仍然没有把包括住房公积金等在内的个人贷款纳入进来。因此,人民银行必须要加强与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应该在个人征信系统当中全面的纳入公积金个人贷款信用信息,从而能够有力的补充个人征信系统。同时还要与税务部门进行积极的合作,在个人征信系统当中全面的纳入税务系统中的个人信用信息,最终促进个人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 (三)落实对个人信贷的监管制度:监管部门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的针对问责机制进行强化,致力于制度执行力的不断提升,针对那些自查整改不到位的、对监管要求不闻不问的、违规经营和隐瞒事实的的各个单位予以严惩,采用约见制度针对各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处理,并且要坚决追究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单位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优化个人资信评估体系:在面谈制度的基础上,金融机构需要将借款人相关信息确定下来,以金融机构内部客户信息系统以及个人征信系统当中的信息作为根据,并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推动资信评估指标的不断改进,并且要对资信评估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最终保证在个人信贷的各个环节当中个人资信评估体系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三、展 望

目前中国信贷政策从银行角度来说已经探索出初步的运行模式,但是从整体来说仍然 存在一定的障碍,除了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的原因外,内在根源集中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上,博弈方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等,为此,有必要继续完善信贷的相关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从技术、监督、财税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调动各主体自觉执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从长期来看,通过信贷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使政府、银行、企业和公众等信贷相关主体合力贯彻执行,真正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③ 简要分析当前中国网络金融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主要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实体经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最终必将影响到实体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以其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等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从两个方面得出初步判断.
首先是储蓄—投资转化率.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以信贷资产形式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如国债的形式转为投资;三是通过资本市场如股票、债券等形式转为投资.在财政融资方面,尽管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已接近20%,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指标30%—40%相比,仍相距甚远,更何况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且大部分支出为非生产性支出.在证券融资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不规范,近年来其占比更有明显下降.由于上述两个融资渠道相对较弱,银行信贷仍然是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途径.从2000—2003年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情况可以佐证以上的分析.2000年,贷款占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总量的比例为69.7%,国债占比17.8%,企业债占比0.6%,股票占比12%;到2003年,贷款占比升至85.1%,企业债占比微升至1%,国债占比降至10%,股票占比降至3.9%.
根据人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自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出现存差约0.3万亿元以来,到2003年末存差已经扩大至4.9万亿元,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
另外,国内储蓄过剩与外资大量涌入并存的现象存在,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内金融资源的浪费,反映了储蓄无法顺利地转化为投资.
其二是M2/GDP指标.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M2/GDP指标过高,通常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2003年末中国M2/GDP比率已经达到189%,2004年6月末上升到200%,远远超过一般国家100—150%的正常水平,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尽管这里面有货币化进程的因素,但M2/GDP这一指标的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而且信贷资产的运用效率趋于下降,不能不说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和绩效可以说代表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绩效.但是,按照英国《银行家》杂志2004年第7期公布的全球性1000家最大商业银行最新排名和主要财务数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按资产排名分别为第20位、第28位、第33位、第41位;按绩效排名则分别为第85位、第83位、第69位、第81位.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2006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之时,外资银行将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全面竞争,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形势是何等之严峻.
第二,融资结构扭曲,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制约了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再进一步具体化,从2001年、2002年到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分别为75.9%、80.2%和85.1%,2004年第一季度上升到93.8%.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短期资金需求主要靠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的办法予以解决;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用短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种种弊端和风险.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90%的长期资金需求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又是以短期资金为主,从而产生了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蕴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三,直接融资体系内结构失调.
一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数十倍.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2年末,中国GDP总值为10万亿元,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未清偿余额为35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其中,企业债券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它的未清偿额不到1000亿,占GDP总额的比重不足1%.
与债券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自1991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市价总值、交易规模等,逐年攀升.截至2003年底,我国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4万多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6%.股票市场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重在调整中也逐步上升,2004年第三季度这一比重达到了4.8%.
二是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特种金融债和企业债四大类.从1994年开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2004年中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已近7000亿元人民币.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总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429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10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超过500亿元.从2004年的情况看,截至2004年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
二、对策建议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实体经济背景.

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仅仅依赖于金融体系,它还更多地依赖于金融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国有企业的效率.国有企业承担的过重的政策性负担,使之在愈来愈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但无论如何,融入市场,加快自身的市场化步伐是国有企业的唯一选择.
因此可以说,国有企业攻坚战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是站在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患难与共,祸福同享.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必须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攻坚战步伐,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条件和前提.
第二,以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进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

完善我国的金融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主体控制金融,都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负责,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经营失败成本转嫁,即真正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只有把金融机构转嫁失败成本的路堵死了,金融机构的成本才是真正内在化的完全成本,预算约束才是真正的完全硬约束.
目前的一个着力点是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力度.核心是股权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约束的内部治理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还原为真正的金融企业,使其逐步建立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真正以利润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同时,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也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促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
目前,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关键,是尽快出台2000年以来一直加紧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放松一级市场管制.一是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逐渐进步到注册制.二是打破对发债主体的限制.三是放宽所募资金使用限制.四是实行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五是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

金融贷款行业现在发展如何

金融贷款行业现在发展良莠不齐。

⑤ 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基本情况

1998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信贷不仅刺激了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商品销售,并成为国家对消费市场实施选择性调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为22655亿元,比刚刚起步时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亿元,增长了118倍;消费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消费领域看,已发展到住房、汽车、助学等多个消费领域;从信贷工具看,已出现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信贷方式;从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看,已由国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发展到有条件开办信贷业务的所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都在经营此项业务。具体来看,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贷款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速趋缓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意见》,消费信贷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2000~2005年,消费信贷的年均增长率为31.4%,但受到基数逐步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信贷增长率呈逐年走低趋势,2000年,消费信贷增长率高达205.4%,而到了2005年这一增长率仅为10.4%。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增长较快是近年来推动消费信贷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义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2000年的37664亿元增至67177亿元,年均增长达12.3%。消费信贷的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消费信贷结构总体稳定但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个人住房贷款一直是消费信贷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个人住房贷款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为了支持和鼓励居民购买住房,国家通过重点支持经济适用房建设、对住房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等多种措施,发展住房贷款。 2000~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0%左右;截至2006 年4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19069亿元,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的84%。

助学贷款稳步发展。1999年以来,为配合高校扩招政策及收费制度的改革,国家出台了教育助学贷款政策。2004年,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民银行配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至2006年4月末,国家助学贷款余额已达115.75亿元,加上商业性助学贷款,各项助学贷款余额已达137.9亿元。初步统计,此项信贷业务开办至今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85亿元,约228万名学生得到帮助完成学业。

汽车贷款风险逐步暴露,波动较大。汽车贷款是商业银行较早开办的消费信贷品种之一。1998~2003年,汽车贷款业务迅速发展。2001~2003年,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48%,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比例历年依次为6.2%、10.8%和11.7%。但从2004 年初开始,汽车贷款风险逐步暴露,金融机构开始控制汽车贷款规模,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汽车贷款发展步伐放缓。截至2006年4月末,汽车贷款余额为1011 亿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亿元。

此外,耐用消费品贷款、信用卡消费等其他消费信贷发展比较平稳。截至2006年 4月末,其他消费信贷余额为2298亿元,占消费信贷余额的10.14%,其中信用卡透支消费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消费信贷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消费信贷发展的地域不均衡与整个消费增长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相吻合。据统计,占全国人口近60%的农村市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近年来逐步下降, 2000年为38.2%,2005年则降为32.9%。销售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东部地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总体上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信贷规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费信贷余额前六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其消费信贷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6%,而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消费信贷余额之和为3126.11亿元,仅占全国的13.8%。

推动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宏观调控处于重要阶段,在继续搞好总量平衡的同时,要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看,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

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是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根本

随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居民优化储蓄及消费结构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对居民个人收入和支出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到其进行消费信贷的深度和频率。近年来,虽然消费需求增长较为平稳,但投资需求增长加快,增速明显快于消费需求,导致消费率持续下降,从2001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的50.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导致总体消费倾向下降,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也使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增长。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轻居民教育、医疗负担,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支出预期,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扩大消费,为消费信贷的持续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加快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为促进消费信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借款人诚实、守信是消费信贷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信用观念尚在推广过程中,借款人构造虚假的个人资料,骗贷、逃贷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商业银行发放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如,汽车贷款近年来持续下降与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国外的实践经验看,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和商业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资产负债状况的透明度,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展个人业务的积极性。人民银行近年来在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的同时,加快了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目前企业征信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联网运行,为推动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一步的关键是要完善个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尽快制定征信法规,并出台相关配套办法,使征信发展和管理有法可依,为保障信贷资产安全、开展消费信用调查以及依法保护个人隐私等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该完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促进相关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为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提供服务。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点

消费信贷业务主要在城市开展,这与农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直接相关。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城镇的32.2%,比200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2005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出城镇居民8.8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结构明显落后于城镇。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各金融机构应从促进消费信贷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大力发展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等直接推动农村消费升级的信贷品种,同时也要探索开发其他一些适合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信贷新品种。

推动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是促进消费信贷的创新方向

消费信贷期限一般较长,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都较高。除了一般贷款都要面对的利率变动、借款人收入变动等风险因素以外,消费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还表现在借款人工作、住所、健康、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与较长的贷款期限相比,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一般较短,一旦商业银行对经济金融变化估计不足,未能相应调整现金流量,“短存长贷”风险爆发,银行就可能被迫折价变现资产或高价紧急融资从而造成损失,出现流动性风险。从国际经验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结构性融资工具,对推动消费信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证券化的途径,可以将长期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及其他消费贷款打包出售,回笼资金,有利于降低中长期贷款比重,改善信贷期限错配状况,优化利率期限结构,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刚刚起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先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资产支持证券。下一步,在总结相关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可研究探索扩大试点的信贷资产范围,将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进行证券化,同时加快推动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进程,为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