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放款流程 » 贷款摊余成本交易费用
扩展阅读
贷款借10万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贷款摊余成本交易费用

发布时间: 2021-11-14 01:53:32

A.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记在哪里是 债权投资----成本 这个科目吗

借方相加,贷方相减原来两个数字20000和837都在借方。

结合分录明确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注意: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1)贷款摊余成本交易费用扩展阅读: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B. CPA 贷款的摊余成本 应该如何理解

很简单,贷款资产的账户和固定资产是相似的,账面价值账户加上减值准备(就是贷款-以减值)账户借方之和就是摊余价值,记住这一点就行了,好比估定资产的摊余价值就是估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折旧加上提取的减值准备,原理是一样的。
这道题目中,你就看账面是 100 000 000,贷款损失准备06年年底提取了100 000 000,后来又收到利息 冲回了 1 000 000,然后加上应收利息确认的增加成本2 250 000,就是答案。

很多资产的摊余价值都是这样计算的,账面减去提取的减值,加上后来增加的资产。做多了渐渐就明白了。

C. CPA教材贷款摊余成本例题不明白,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我一直按照账面价值算的,没有错过。那么贷款呢

3月31日算利息收入的时候

这个”收入“是利润表数字,反应20x7年1月1日到3月31日这段时间区间里面的利息收入
应该按1月1日的摊余成本余额为基础算

3月31日收到利息100万的时候 是冲减当天的余额

所以 其实是这道题答案这里的叙述方式不好
如果两笔分录反过来做,就容易理解一点了

记住,做摊余成本的时候
永远先算利润表的利息,再扣减现金流,得到期末摊余成本

D. CPA教材41页 关于贷款的摊余成本计算

贷款已减值为什么是 100 000 000?
你可以这样看,当贷款发生减值时,需要把“本金”的账面价值转入到“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这个科目只有在发生减值时才出现,金额是和“本金”里的一样,表示的是贷款的账面价值,以后发生事项就全部在“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处理,“本金”这个科目就不再出现了

摊余成本为什么是 100 000 000 —10 000 000=90 000 000?
在这里,摊余成本相当于贷款的账面价值,期初账面价值是100 000 000,因为发生了减值10 000 000,所以期末账面价值是100 000 000 —10 000 000=90 000 000
或者你可以这么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
期初摊余成本=100 000 000,投资收益-应收利息=0(这是实际利息和合同利息的差额,这里合同利率和实际利率为0,所以差额为0),已收回的本金=0(没有收回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10 000 000,所以摊余成本=100 000 000 —10 000 000=90 000 000

E.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价款+交易费用- 吗

在没有到期未收到的利息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起初摊余成本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二级科目与利息调整二级科目的代数和。

F. 也是CPA教材41页 关于贷款的摊余成本计算

这个和后面的金融资产减值有关系的吧。
看了后面的例子好像是没什么矛盾的。
收到现金都是借记存放同业,贷记贷款——已减值。
应该收的利息都是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贷记利息收入的。

应该是有损失准备的话,原来计应收利息的都要先转到准备里面去的。所以就没有反应在应收利息里面了。

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这一笔利息极大可能是收不到的。那就像贷款减值之后要转成贷款——已减值一样,这一笔利息也要分开算,否则这应收利息当中就会有可能收得到和很可能收不到,混起来了。正因为很可能收不到,所以就当做是减值来算到备抵账户里去了。

G. 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摊余成本是否包含交易费用

期初摊余成本 = 购买时支付的价款 + 相关费用
本期摊余成本 = 期初摊余成本 - 票面价值X 票面利率 + 期初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 -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 已收回的本金 = 期初摊余成本 – 应收利息 + 投资收益 -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 已收回的本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 其帐面价值

你这习题明显是错的,都说了“实际支付价款为992.7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又说“期初摊余成本是972.7万元“,都前后矛盾了。

H. 贷款减值之后的摊余成本的计算

摊余成本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外基本都是用这个公式算的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收回的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在资产发生减值后 减值后的金额就是下一期期初的摊余成本

I. 有关贷款的摊余成本一点不明白的地方

呵呵,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你花100元买了面值为125元的债券,期限三年,票面利率是5%,也就是说三年后你将会收到125元的本金,但是发行债券的怎么会做赔本买卖呢?这是因为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高的原因,假定实际利率是10%。通俗的讲就是,如果你将你的100元存入银行,那么你每年可以得到10元的利息,而你买了债券,每年应收利息=125*5%=6.25,这样你的实际收益看似就减少了3.75元,即:利息调整=10-6.25=3.75,所以你此时付出的成本就不是100了,而是100+3.75=103.75元,但是,你存在银行的100元,除了每年收取利息10元,到期后你得到的本金还是100,而你购买的这个债券就会使你在到期后得到125元了,之间的差值就是25元,而你就需要将这多出来的25元摊余到三年之中,利用的就是实际利率法了。

J. 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摊余成本是否包含交易费用

期初摊余成本 = 购买时支付的价款 + 相关费用

本期摊余成本 = 期初摊余成本 - 票面价值X 票面利率 + 期初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 -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 已收回的本金 = 期初摊余成本 – 应收利息 + 投资收益 -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 已收回的本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 其帐面价值

你这习题明显是错的,都说了“实际支付价款为992.7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又说“期初摊余成本是972.7万元“,都前后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