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信贷资金风险
信贷资产风险是指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发生收不回本息而蒙受报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信贷资金运动中始终潜在的危险。
㈡ 信贷风险的类型有哪些
1、操作风险
入市承诺的兑现使得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本土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于本土商业银行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流程设计失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凸显。
2、担保风险
信贷担保只是发放信贷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发放信贷的充分条件。商业银行对信贷担保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信贷。
信贷担保只是分散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也不能保证足额偿还信贷,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贷风险。
3、道德风险的概念
道德风险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签约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人的利益,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客观存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信贷业务,信贷业务的道德风险问题也成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研究重点。
(2)贷款风险和信贷资金损失扩展阅读:
一般而言,小微信贷的贷前风控包含以下三个步骤:申请准入及预判、上门查看并收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形成初判。
申请准入及预判是指和客户初次接触,申请准入分两步走:首先,和客户介绍机构的信贷基本政策,包括产品五大要素、信用记录要求和其他禁止性要求,看客户是否能够同意,同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看是否与机构政策相匹配,相互明确合作的基础条件。
其次,了解客户是干什么行业的?要多少钱?贷款是干什么的?确保客户是正当经营、用途和需求。这些条件满足了,基本上可以给予准入。
㈢ 银行信贷对工作不负责任或造成风险和损失部门的人员也应予以什么处罚
(一)加强贷前调查,提高评估质量。
贷款调查和项目评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贷决策的科学性。要认真进行贷前调查评估,从借款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项目的承建能力、抗市场风险能力来全面分析论证其能否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既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贷款项目和企业的优势,又要对其风险及其风险控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处理好把握商机与提高评估质量的关系,既不影响贷款营销,又防范了风险。
(二)把好贷前审批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把好贷前审批关,一是在贷款审批发放前,审批人要全面考察企业、项目风险状况,既侧重眼前风险,又要重视风险预测,严格掌握贷款发放标准,落实贷款发放条件。首先要重点审查客户的经营情况、信用状况,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及其变化趋势;其次再考虑第二还款来源情况,审查保证人是否具备担保能力,担保意愿是否真实,抵押物的设定是否合理,确保抵押的合法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资本收益情况,结合行业、地区、客户信贷风险积累情况,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二是实行审批人垂直管理,减少审批环节及本级管理对审批工作的影响,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在审批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片面强调客户所在行业、地区的优势,无视企业自身的弱点,盲目放贷而形成不良二是片面强调客户自身的良好信誉和还款能力,忽视其地区和行业风险而形成不良。
㈣ 如何规避贷款风险,降低损失
1.注重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积极推动资金经营方式的转变,由重数量、重速度的粗放经营方式向重质量、重效益的集约经营方式转变。
对待贷款客户,要通过淘汰一批、维持一批、培育一批,逐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基本客户群。
2.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调控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重组,提高信贷业务对产业政策调整的参与能力。
3.是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在银行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贷款审批和管理体制,
㈤ 银行信贷资金风险为什么高
因为贷款方没有提供抵押或质押物,只是靠贷款方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取得的贷款。一旦贷款方还不上款,银行无法最大限度的在第一时间资金回收,如明抵押质押物,银行可折价变现减少损失,而信用贷款,银行只能靠法律程序来追回资金。不定因素太多,形势也不可控。
㈥ 信贷风险和信贷业务风险二者区别
信贷风险和信贷业务风险二者有区别的。
信贷风险有广义和狭义,狭义的风险指未来发生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广义的风险是指未来发生损失和带来盈利的一种不解定性。
信贷业务风险包含授信对象,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来源,用途,担担方式等八个要素,清晰了解这八个要素是做好信贷业务的基础。
㈦ 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二者的区别
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有3点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一、两者的管理方法不同:
1、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方法:无论其是否属于重要贷款,均应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进行组合,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对该组合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应对其组合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单项或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不应再包括在此类贷款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2、一般风险准备的管理方法:一般风险准备按净利润的10%计提。 一般风险准备的管理办法,一般风险准备只能用于弥补亏损。
二、两者的实质不同:
1、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质:本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受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本科目应按照单项贷款损失准备和组合贷款损失准备等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一般风险准备的实质: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弥补亏损的风险准备。
三、两者的相关注意不同:
1、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注意: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2、一般风险准备的相关注意:贷款损失准备应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应以扣除该项资产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反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