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90年至2016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身份证贷款【易叁牛亦仈玲③牛捌铃肆。
其中,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英国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美国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FR)、日本的东京同业拆借利率(Tibor)、欧盟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德国(1W和2W回购利率)、法国(1W回购利率)、西班牙(10D回购利率)。[1]
『贰』 各国的基准利率
1。美国现行的基准利率是1.5%,其基准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即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2。欧洲基准利率:3.75%
3。英格兰基准利率:4.5%
4。加拿大基准利率:2.5%
5。瑞士基准利率:2.5%
6。瑞典基准利率:4.25%
7。日本基准利率:0.5%
『叁』 谁能提供下2011年各月日本央行基准利率!谢谢了
计算公式是:360天×存期(年)×(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适的转存时限。存期超过这一时限的存单转存反而吃亏。
『肆』 各国存贷款利率是多少
一年期基准利率:
美国 1.00%
欧元区 3.25%
日本 0.30%
英国 3.00%
『伍』 现在主要国家的存贷款利率是多少需要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印度\德国
有时间去这几个国家的央行官网上看一下基准利率就知道了。
英国的去www.bankofengland.co.uk
其他的可以去http://www.bloomberg.com/markets/rates/index.html
或者http://www.ft.com/marketdata/bondsandrates
美国目前维持不变是0-0.25%,注意这是FED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商业银行可以在FED利率基础上,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自行确定利差。
法德都是欧元区,欧元区有欧洲央行,有统一的货币政策,目前是降息25个point,降到1%
英国日本都没变,UK是0.5%,JP是0.1%
印度的因为不是G7成员国,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所以数据不好找,楼主再想办法吧。
『陆』 日本银行的利率一直是负利率吗
日本地产泡沫从1991年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直到今天都没有起色。
日本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失去竞争优势。
资金需求不旺盛,只能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6)日本贷款基准利率历史数据扩展阅读:
利率的调整,实际上是各方面利益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水平时,主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物价总水平
这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依据。利率高于同期物价上涨率,就可以保证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为正值;相反,如果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就会变成负值。因此,看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名义利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是正利率还是负利率。
二是利息负担
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对企业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例如,1996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极大地减少了企业贷款利息的支出。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600多亿元
三是利益
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上交财政税收的增加或减少而间接产生的。因此,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收支状况。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贷款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水平的确定还要保持合适的存贷款利差,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银行利率
『柒』 lpr和基准利率哪个好
LPR和法定基准利率的区别?
基准利率是由央行统一公布的,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基准利率一经公布便不会轻易变动。例如近期央行不止一次公布降准决定,但始终未降息。
LPR利率则不同,它每月更新一次,更能反映市场真实的利率需求,所以近几个月尽管央行未降息,但LPR利率却出现多次下调。
二、LPR和基准利率,买房到底选哪个划算
选择固定利率还是LPR浮动利率,其实并没有同一答案,以目前情况来看,两者差距不会很大。重点在于未来的利率走势。
如果未来利率下行,那么LPR浮动利率惠更划算,反之如果未来利率趋势是上行,那么固定利率会更划算。
但我认为LPR从长远看,利率下行的概率远远超过利率上行的概率,大概率选择LPR利率模式,应该是比较合算的,有以下几个理由: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率都会下行。在日本、欧洲等很多发达国家,利率是0甚至是负的。
国内经济压力较大,需要降息刺激经济。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2月27日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表示,要继续推进LPR改革,引导整体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
从2019年中开始,LPR的锚MLF利率就已经出现明显下调信号,今年2月17号,MLF利率又下调了10个点。
按基准利率5.90%不打折,选LPR能便宜多少?
假设我贷款100万,按基准利率5.90%不打折,20年等额本息,每月还款7106元。
如果LPR一直在下降,这半年已经从4.85%下降到4.75%,按一年0.2%算,利率第二年就是5.70%,还要还19年,每月6997元,一年大概便宜1200元。第二年相对于以前可就是便宜了2400元了,第三年3600……但有个极限,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转了LPR后,房贷利率会立马便宜吗?
转了LPR后,到第一次重定价之前,房贷利息支出与原合同一样不变。同理,第一次重定价日,到第二次重定价日之间,也不会变化。
也就是说,即便你选择最早的重定价日,1月1日,那么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你的房贷是保持不变的。
这里就有个衍生建议,那就是最短的重定价周期是一年,所以利率最好选一年一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跟踪LPR下降趋势。
『捌』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什么是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其中,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英国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美国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FR)、日本的东京同业拆借利率(Tibor)、欧盟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德国(1W和2W回购利率)、法国(1W回购利率)、西班牙(10D回购利率)。
在中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具体而言,一般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二、最适合基准利率的指标
中国基准利率--国债利率(具体地讲是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
从一般国际经验看,只有结构合理、信誉高、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的利率,才能作为基准利率。在我国已经市场化的几种利率中,国债利率(具体地讲是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
第一,国债的信誉最高。国债是中央政府以其征税权为担保而发行的债务,只要不发生政治危机,国债几乎是没有风险的。所以,国债在所有金融产品中信誉最高、风险最低,被誉为"金边债券"。无论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在理论分析中,要选择无风险利率,非国债利率莫属。
第二,国债市场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进入流通市场的国债成为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与各类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以,选择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满足基准利率的基础性要求,能有效地传递市场信号和调控信号。
第三,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行方式的市场化,国债期限品种结构的多样化,使国债在质和量上都有了突破;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成,国债二级市场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债流动性明显增强。国债市场的发展使国债利率的市场影响力在不断上升,金融机构在国债发行市场的投标、一般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会考虑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国债利率已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基准利率的角色。
『玖』 日本房地产崩盘时房贷利率是多少
危机的序幕:“广场协议”
日本经济泡沫的起源离不开“广场协议”。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美联储三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使美国利率上升到20%左右,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大幅升值,造成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加。
为了改善贸易逆差状况,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提高出口竞争力。1985年9月,由美国牵头,美、日、德、法、英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有序贬值,史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之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美元贬值,其他四国货币相应升值,其中,日元兑美元汇率三年间升值了一倍,从240:1飙升至120:1。
日元大幅升值打击了日本的出口企业,日本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维持高出口额,减轻企业债务,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1985年的5%降至1987年的2.5%,货币供应量连续四年超过两位数增长,造成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迄今,业界对广场协议是否直接导致了日本的衰退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广场协议”后引发的一系列反应与政府的应对,让日本走上一条不归路。
阳光下的泡沫
降低利率保住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为了扩大营业利润,日本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超低利率拼命发放贷款。
相对于一般公司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较低,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
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开始推高房价。1987年,东京的房价涨了53%。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职员们生怕房价不断涨上去,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子。而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组织一帮无业人员扮成购房者深夜排队,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
1987年,东京某团地商品房摇号抽签式,55平方米总价6200万日元,摇号率1/3700。NHK记者采访这位没中签的年轻妈妈,她无奈说运气真背,我们家都两个小孩了,真想要这套房。记者鼓励安慰她明年继续努力。但实际上1988年摇号率到了1/6200,这位妈妈的中签希望估计还不如去赌赛马来得高。
同一时期,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敏锐的国际资本迅速涌入日本,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呼风唤雨。
热钱涌入导致股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日元继续升值,股市房价继续上涨,泡沫越吹越大。
银行贷款和热钱同时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的地价开始疯狂飙升。1989年日本地价攀升至2137兆日元,而1998年末最低时候是1388兆日元,749兆日元的泡沫值相当于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当时有个笑话是仅东京23区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1989年东京银座5丁目鸠居堂前,当时国土交通厅公布的土地公示价格1平米1亿1千万日元,折合97万美元,这也是当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高地价,现今价格4000万日元,跌了差不多有2/3。shhuang44ss
然而,房地产价格飙涨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首先是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由于建筑用地价格过高,许多工厂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而像丰田汽车、富士重工、日立电机等等这些日本实体经济的领头羊也按耐不住,开始大举进入不动产业。同一时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其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公共投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当时正在建设的第二东名高速因地价高涨,计划难于推进,日本道路公团的经营状况极度恶化。
再次,农业用地被大量挤占,国内农业产量受到威胁。
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1990年在东京买一户60平米小户都要5千万日元以上,基本上按当时4百万日元工资标准,要不吃不喝干15年,这让很多怀抱上京梦的日本年轻人忘而却步,甚至很多日本国民认为东京人不劳而获,批评政府哄抬地价。
失去的二十年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经济泡沫,非理性的楼市正在动摇日本的“基本农田制度”和“科技兴国”两项基本国策。于是,日本政府突然收缩货币政策。
一是短期内上调利率。央行在1989年5 月将维持了 2 年多的超低利率从 2.5%上调到 3.25%,之后连续 4 次上调,到 90 年8月达到 6%。
二是政府突然强制收紧信贷,控制对房地产信贷总量。1991 年商行停止了对房地产的贷款,M2 增速从 90 年平均 11.68%的水平大幅降到 91 年平均 3.66%的低位,也远远低于当年名义 GDP 增长率 6%的水平。
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过猛,泡沫迅速破灭。
首先刺破的是股票市场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自此,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信贷规模下降,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雪上加霜的“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而在泡沫时期房价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在泡沫破裂后的价格也跌得最惨,跌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