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方式 » 贷款转方式
扩展阅读
贷款借10万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贷款转方式

发布时间: 2021-04-23 15:41:31

『壹』 关于计提利息的天数和计算方法

当前银行存、借款利息的计算规定及方法如下:企业单位的存款帐户、定期调整和下贷上转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计算利息,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对工商企业实行逐笔核贷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或按贷款收回日计算利息,按季计息的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单位撤销帐户或转移帐户,于结清帐户时随时结计利息。银行计算存、贷款利息的公式如下:
本金×时期×利率=利息
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利息
利息本金×时期=计息积数
日利率=月利率÷30
或=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计息时期“算头不算尾”,即:存款从存入之日起,算至支付的前一日止;贷款从借入之日起,算至归还的前一日止,两者均按实际存款或贷款天数计算利息。
对逐笔计息的存、贷款,其计息时期,满月的按月计算;有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可以全部化为天数计算;满月的无论大小,均按30天计算;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
对活期存、借款,均按实际存款或借款的天数计算利息。如果银行利率调整,存、贷款利息则采取分段计息,银行按每段时间和利率,分别计算,然后加总。

『贰』 针对2017中央1号文件,金融业信贷工作应该如何有效结合开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内容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渔业用海活动,支持渔民减船转产。

3.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4.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功能区和保护区建设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层层落实建设管护主体责任。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6.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园规划,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鼓励地方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8.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公平竞争的农产品进口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推进农产品认证结果互认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实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支持地方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大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加工设备。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健全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备案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加强中低产田改良、经济作物、草食畜牧业、海洋牧场、智慧农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科技研发。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地方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智慧气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易机构等科研和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结合区域实际,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监测评价机制。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有机肥积造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平原地区农村机井油改电。

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加快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深入开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补助标准,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开展农村地区枯井、河塘、饮用水、自建房、客运和校车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注重提高脱贫质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6.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优化中央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严格政策性粮食监督管理,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储存安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科学储粮。

2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整产粮大省奖励资金使用范围,盘活粮食风险基金。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健全林业补贴政策,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范围。

28.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省级信贷担保机构向市县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农垦等项目建设运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符合有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具体意见。对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

29.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差别化考核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严格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补偿机制和资本金补充制度,加大对粮食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对达标县域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快完善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研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扩大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重组。在健全风险阻断机制前提下,完善财政与金融支农协作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证保险贷款产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叁』 贷款业务核算方式中什么叫下贷上转方式

下贷上转方式是一种辅助贷款方式。它是指借款单位为解决下属非独力核算的基层单位的资金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贷款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款的基层单位往往不具备申请贷款的资格,其主管单位有资格又不直接使用资金。
这种方式正是金融企业为解决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不一致情况下贷款业务的核算需要采取的一种方法。

是属于银行贷款业务核算的一种方式。借款单位为其所属不独立核算的收购单位办理的收购农副产品贷款,在集中收购季节就地发放,定期上划转入其上级借款单位帐户的一种贷款业务核算方式(简称“下贷上转”)。

下贷上转是指由独立核算单位与银行事先对当地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收购单位,核给一定数额的贷款指标。收购单位所需资金,用上级名义直接从当地银行借款,银行通过内部转帐,将借款划拨到上级独立核算单位的"商品周转借款"帐户,并负责偿还。同时,收购单位及时向上级结算单位报帐,定期清算。
下贷上转核算的会计分录:
(1)收购企业接到银行转来的借款凭证时:
借(增):业务周转金
贷(增):流动资金借款
(2)收到"农副产品收购报表"或"农副产品验收单"时:
借(增):库存农副产品
贷(减):业务周转金
下贷上转与旺季的收购相适应,随购随借,借多少,上转多少,既及时满足收购资金的需要,又避免了资金的积压浪费。

『肆』 配偶采用公积金贷款,我余额较多,可以申请用这些余额提前还款

可以。如借款人公积金账户余额较多,可申请以内转方式提前结清、提前部分偿还贷款业务,可采用纯内转、内转加现金方式,到发放公积金贷款的管理处申请办理。

1、借款人单方申请内转的,需借款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管理处办理;

2、借款人夫妻双方申请内转的,需夫妻双方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共同到管理处办理(若借款人申贷时是单身,婚后未作配偶信息关联的,在申请其配偶内转提前还贷时,需携带婚姻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申请增加配偶信息)。

注意:以内转方式提前部分偿还贷款的,其提前部分还款的本金额度为一万元的整数倍。手续齐全,当日受理,当日办结。

另外:1、该笔公积金贷款对应的扣款日及次日(遇节假日顺延)不能申请办理。 2、借款人、配偶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状态为“调入”或“冻结”的,不能申请办理。

『伍』 贷款业务核算方式中什么叫下贷上转方式

下贷上转方式是一种辅助贷款方式。它是指借款单位为解决下属非独力核算的基层单位的资金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贷款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款的基层单位往往不具备申请贷款的资格,其主管单位有资格又不直接使用资金。
这种方式正是金融企业为解决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不一致情况下贷款业务的核算需要采取的一种方法。
翻书累死我了,终于在《金融企业会计》里面翻出来的!!!

『陆』 出纳必备:怎样复核银行利息

企业在收到银行转来的利息收、付通知单时,应按存款或借款期限、金额、利率和银行计算利息的方法,对应收、应付的利息金额进行复核。当前银行存、借款利息的计算规定及方法如下:企业单位的存款账户、定期调整和下贷上转方式的贷款账户,按季计算利息,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对工商企业实行逐笔核贷方式的贷款账户,按季或按贷款收回日计算利息,按季计息的计息日为每季末月20日;单位撤销账户或转移账户,于结清账户时随时结计利息。
银行计算存、贷款利息的公式如下:
本金×时期×利率=利息
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利息
利息本金×时期=计息积数
日利率=月利率÷30(天)
或日利率=年利率÷360(天)
月利率=年利率÷12(月)
计息时期“算头不算尾”,即:存款从存入之日起,算至支付的前一日止;贷款从借入之日起,算至归还的前一日止,均按实际存款或贷款天数计算利息。
对逐笔计息的存、贷款,其计息时期,满月的按月计算。有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可以全部化为天数计算;满月的无论大小月,均按30天计算;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
对活期存、借款,均按实际存款或借款的天数计算利息。如果银行利率调整,存、贷款利息则采取分段计息。银行按每段时间和利率,分别计算,然后加总。
企业在复核存、借款利息时,应按银行的计息方法计算复核应收、应付的利息额,无误后,根据利息收、付通知单编制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柒』 老公公积金账户里没有余额老婆有余额可以提前还款吗

老公的公积金账户里已经没有余额了,老婆的公积金账户里有余额,可以申请提前还款,要支付违约金,才可以一次性把本金还上。

提前还款。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说的“提前还款最佳时间点”是个伪命题!这是由于无论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虽然总利息相差很多,但从实质上并没有区别,谈不上哪种方式银行多收了利息,多占了便宜。无论是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是在第1年、第5年还是第10年、第20年提前还贷,只要利率不变,银行都是公平计量,童叟无欺。不过,对于不想欠钱,觉得这样长期贷款给自己生活带来压力的人,选择提前贷款也为何不可。毕竟,钱在你手怎么分配是你说的算。不过,这里我还要提醒那些贷款时间较长的人,如果用款时间过久,导致贷款成本的骤增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那么,对于想要提前还房贷的人来说,“减少月供”和“缩短年限”,哪个好些?如果单从节省利息角度来讲,肯定是缩短贷款期限最划算。选择哪个方式更省钱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一个规则“本金还得越多,利息越省”。 如果客户选择缩短贷款期限,而月供不变,那么客户的还款周期会加快,因为客户每月还款额没有变化。但是,从购房者的角度讲,缩短贷款年限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选择等额本息还款的购房人,还款年限超过贷款年限一半的时候,意味着近80%的利息已经在这期限还清,剩下的月供基本都是本金了,缩短年限提前还款的意义就不大了。

其实,减月供和减年限,其实是一回事,一个是降低每月的还款压力,一个是缩短还款年限。前者效果立竿见影,下个月可能就只用还一半。后者你可能需要数年之后才能感受到,但到时候会非常痛快,因为你债务还清了。如果对收入波动有预估,比如预感自己收入要降,那么比较好的选择是降低一点月供,如果你只是有闲钱,那么这两种都可以选择。而且,对于提前还款的人来说,一般,月供控制在月收入的30%-40%为宜,最多不可超过50%。具体为收入的多少比例,你可对每月日常开支粗略的做下计算,即可确定月还款金额。知道了月供,结合总贷款资金便可测算出贷款期限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有的银行提前还款对还款时间和违约金有要求,有的则没有,大家在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如果以后打算缩短还贷年限,最好咨询一下银行,了解相关规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免得以后麻烦。

『捌』 办理了青岛住房公积金贷款 如何提前还款

一、办理场所

受理借款人贷款申请的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辖区管理处。

二、办理要件

1、借款人身份证原件;

2、《住房公积金贷款抵押借款合同》原件;;

3、借款人因故不能亲自到场办理,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受托人需提供身份证、公证委托书原件到场办理;

4、市管理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或材料。

三、办理流程

申请→签字确认→银行交款→记账→领取相关材料→盖章→办理退保、撤押手续。

1、申请

除每月扣款日、会计记账日(即7、8、17、18、27、28日,遇节假日顺延)外,可到受理贷款的管理处申请办理。

2、签字确认

借款人填写《青岛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申请表》,核对受理人员打印的《现金缴款单》,确认提前还款本息。

3、银行交款

借款人持《现金缴款单》将还款资金(贷款本金、利息等应还款额)存入指定银行账户,并于当日将缴款回单返回受理柜台,作为还款证明

4、记账

市管理中心依据缴款单回单记账后,出具撤押证明(贷款时缴纳抵押房产保险费的,同时出具退保证明)。

5、领取相关材料

借款人持贷款结清证明,领取《房地产他项权证》(或《房地产预告登记证明》)、《房地产登记申请书》;组合贷款的,需到贷款银行领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

6、签章

借款人根据提示到受托银行办理《关于注销房屋抵押登记的通知》的签章手续。

7、办理撤押手续

友情提示:

目前我中心已开通以内转方式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以内转方式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是指在公积金贷款正常还贷期内,借款人、配偶根据个人公积金账户余额情况,申请将本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用于提前结清、提前部分偿还公积金贷款的业务。

该项业务也可通过网上营业厅办理。借款人及配偶可在青岛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处办理个人网厅开户申请,签订网厅开户协议后,可登陆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网上营业厅个人专业版通过网厅办理提前还款业务。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6-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玖』 绿色信贷如何做实

多数商业银行缺乏执行绿色政策的内在动力。中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并未将环保绩效纳入其中,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此外,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某商业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放弃对污染企业贷款,而其他商业银行则可能顺势将该客户资源纳入,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情况下,许多银行不愿冒失去客户的风险,甚至可能向违规企业或项目贷款。 绿色产业投资风险难控,回报预期不稳定。受政策、市场及行业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的信贷存在一定风险。节能环保项目普遍建设周期较长,短期内不能进入投资回报期。 中小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绿色融资难。有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中小企业往往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环保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等方面普遍面临融资难题。 绿色信贷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家经济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做实绿色信贷政策,发挥绿色信贷对转方式、调结构、促环保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要完善“绿色信贷”约束机制,建立环境违法放贷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建立重大项目放贷的环境影响全过程跟踪及污染事故赔偿可追索机制,建议从法律上明确银行对贷款企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负有责任,若贷款企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而无力支付污染清理及赔偿资金,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 其次,建立绿色和新兴产业信贷风险防范政策及风险担保机制。要建立对推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充分利用财税杠杆,建立和完善与“绿色信贷”政策相配套的呆账核销、风险准备金计提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税收风险补偿政策。尤其是对商业银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支持节能环保和高新技术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信贷风险等,要给予财政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适当提高节能环保行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第三,实施绿色和新兴产业信贷优惠激励政策。在贷款利率上,商业银行要实施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促进节能、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优惠利率,在“有进有退”中培育环保产业市场。

『拾』 信贷的相关新闻

业内专家指出,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逐步回升的消费需求以及推动工业生产继续增长,需要在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解决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013年以来,各地发展热情很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实现后发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愿更强。同时,在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各地投资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升级以及技术改造等领域。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比2012年全年增速高出0.6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
同时,随着收入分配改革推进,业界对消费增长亦有较大信心。且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去库存后,随着经济景气回升、外贸和消费的好转、投资的加快,业界亦普遍预计工业生产增长会有所加快。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大背景下,投资、消费以及工业生产均有望进一步提高,货币信贷投放将获得有效支撑。
由此,结合供需两方面因素,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对2013年新增信贷规模作出预测。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预测:“预计2013年新增贷款在9万亿~9.5万亿元之间,信贷余额增长14.3%~15%。”
“预计新增信贷将与2012年基本持平,略高于8万亿元。”华融证券分析师范贵龙认为。
“2013年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8.5万亿元,M2增速在14%左右。”中国银行(601988)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认为。
此外,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除在总量上保持一定增长规模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更重要的是发挥金融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资金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设定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与去年一致,也符合市场预期。不过在报告的表述部分中,只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去年报告中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淡化速度,重视健康和持续性。”范贵龙认为。
“这与"十二五"期间,决策层意图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而非增长速度的目标一致,"十二五"规划年均7%的增长目标。”华创证券分析师华中炜亦认为,7.5%的经济增速保底,质量效益重于速度的意图明确。
业内专家多认为,与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任务”相适应,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强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在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金融机构贷长、贷大、贷集中和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信贷投向,加大对小企业和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社会薄弱环节的贷款力度。”赵玉睿认为。
记者也注意到,年初五家大型银行均明确表示,2013年将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三农”、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的信贷支持,继续完善民生金融,努力支持就业、扶贫、助学等民生工程,配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总的来看,为避免投资过热、防止房价大幅反弹,2013年的总体信贷环境也不会过于宽松,类似2009年那样的信贷大幅增加不会出现。”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告诉记者。
就保持信贷均衡投放,赵玉睿建议,商业银行应逐步将综合经营计划和考核体系从侧重存贷款规模指标和账面利润为主,转向以建立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指标为核心,从而避免信贷季末、年末时点冲高,保持存贷匹配,保持信贷投放对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